仔猪低糖血症是一种在出生后最初几天内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也被称为乳猪病或憔悴猪病。该病主要由于仔猪体内糖原储备耗竭、血糖水平急剧下降所致。典型特征是血糖显著降低,同时血液中非蛋白氮含量升高。临床上表现为精神迟钝、身体虚弱、肌肉震颤、惊厥发作,严重时陷入昏迷,若不及时干预,死亡率极高,几乎可达100%。尤其在妊娠期母猪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所产仔猪容易集体发病,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从生理机制来看,新生仔猪在出生后的7天内,肝脏尚未具备完整的糖原异生能力,缺乏相关酶类,无法通过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因此,其维持血糖稳定主要依赖两个来源:一是胎儿时期在肝脏中储存的糖原;二是出生后通过吮吸母乳获取的乳糖。一旦这两个途径受阻,加上仔猪出生后活动增加导致能量消耗加快,体内有限的糖原储备会迅速耗尽,血糖随之急剧下降。当血糖浓度低于50mg/100mL时,脑组织因能量供应不足而功能受损,出现神经性症状,最终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环境温度过低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外部因素。新生仔猪体温调节系统发育不完善,体表脂肪薄,散热快,对寒冷极为敏感。在低温环境中,为维持正常体温,仔猪必须加速代谢以产生热量,从而大量消耗体内原本就有限的糖原储备。若产房保温措施不到位,环境温度长期偏低,仔猪的能量需求远超供给,极易在出生后24至72小时内发生低血糖症。因此,保持产房温暖(建议温度维持在32℃~35℃)、提供保温灯或加热垫等辅助设施至关重要。
母猪乳汁的质与量直接影响仔猪的营养摄入。若母猪在妊娠后期营养不良、饲料搭配不合理,或患有乳房炎、子宫炎、发热性疾病及某些传染病,都会导致泌乳障碍,出现无乳或少乳现象。此外,初产母猪因缺乏经验可能拒绝哺乳,也会使仔猪无法获得足够的初乳。初乳不仅富含抗体,还含有较高浓度的乳糖,是新生仔猪早期血糖稳定的关键来源。乳汁中糖分不足或分泌量减少,将直接导致仔猪糖原摄入不足,进而引发低血糖。
仔猪自身因素也不容忽视。部分仔猪先天体质虚弱,吮乳反射迟钝甚至缺失,无法有效吸吮乳汁;同窝仔猪数量过多而母猪乳头不足时,弱小个体常因竞争不过强壮仔猪而得不到哺乳机会。此外,某些疾病如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链球菌病、传染性胃肠炎或先天性震颤综合征等,会影响仔猪的食欲和消化吸收功能。即使摄入乳汁,也可能因乳汁过浓、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过高而导致消化不良,进一步阻碍营养吸收,加剧能量匮乏状态。
综上所述,仔猪低糖血症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由母体状况、环境条件和仔猪自身健康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该病应从加强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保障产房适宜温湿度、确保仔猪尽早吃到足量初乳以及及时识别和护理弱仔等方面入手。对于已发病的仔猪,应立即采取补糖措施,如口服或皮下注射葡萄糖溶液,并结合保温和支持疗法,提高救治成功率。只有综合管理各个环节,才能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生率,保障仔猪健康生长。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