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生猪价格在经历一轮深度下跌后迎来持续回升。截至10月20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平均价格达到11.27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03元/公斤,相比此前的阶段性低点已回升0.23元/公斤,周内累计涨幅达2.08%。这是自10月中旬大幅下挫以来,猪价连续第六天保持上涨态势,市场重心正逐步上移,呈现出明显的“超跌反弹”特征。
然而,尽管价格回暖,养殖户对本轮上涨普遍持谨慎态度,并未抱有过高期望。当前生猪整体产能依然处于高位,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并未改变,缺乏支撑猪价大幅上行的基础。此次反弹更多源于多重因素叠加:一方面,10月中旬的价格急跌引发了养殖端的惜售情绪,部分养殖户选择延迟出栏;另一方面,政策层面释放出稳定市场的信号,起到了一定的‘托底’作用,提振了市场信心。正是在这种情绪推动下,猪价得以企稳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价格有所反弹,生猪养殖行业仍未摆脱亏损困境。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10月第三周数据测算,采用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养殖户,平均每头生猪亏损已达281.88元。对于成本控制能力较弱的中小养殖场而言,实际亏损甚至超过300元/头。这意味着,尽管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但全行业仍在‘负重前行’,盈利周期远未到来。
从供给端来看,生猪产能依旧充裕。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368亿头,同比增加986万头,增幅2.3%;环比也增长了1233万头,增幅达2.9%。其中,能繁母猪存栏为4035万头,虽同比和环比分别微降0.7%和0.2%,但仍处于合理区间上限附近,反映出产能调整相对温和,去化速度缓慢。
这些庞大的存栏量意味着第四季度的生猪供应压力将持续高位运行。由于多数育肥猪将在春节前集中出栏,市场面临较大的供给压力。尽管节日前后通常伴随消费旺季,但能否有效消化如此庞大的供应量仍是未知数。目前业内对四季度终端消费的拉动作用普遍持保守态度,已有专业机构预测,10月至12月生猪均价或将在11.0至11.80元/公斤区间内波动。若该预测成真,叠加居高不下的养殖成本,整个养猪行业或将再度陷入全面亏损的局面。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