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9月最后一周与10月第一周的生猪宰后均重均为89.24元/公斤,这一数字标志着自9月以来生猪出栏均重的短暂反弹已经结束。此前部分养殖户出于对后期价格上涨的预期进行二次育肥,推高了生猪平均出栏体重。然而,随着政策层面对非正常育肥行为的规范以及市场行情的持续走弱,这种增重趋势未能延续。当前猪价不断下探,养殖户压栏惜售的情绪明显降温,无论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应对,整个行业正在经历一轮实质性的去产能过程。
产能的缩减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阵痛。目前,生猪价格加速下跌已使全行业陷入普遍亏损状态。无论是规模企业还是中小散户,几乎无一幸免。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截至10月12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已降至11.18元/公斤,较前一日再降0.19元/公斤,跌幅显著。进入10月以来,猪价下行速度明显快于9月,反映出市场正在以更快的节奏消化过剩的供应,推动无效产能退出。只有当市场猪源得到有效缓解,供需关系逐步修复,猪价才有可能真正企稳并开启回升通道。
从区域分布来看,传统养猪大省集中的西南、华中和东北地区成为本轮价格洼地,多地生猪均价已跌破11元/公斤,部分区域甚至逼近10元/公斤大关。相比之下,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的价格略高,但整体差异不大,多数维持在11元/公斤左右,区域间价差趋于收敛。这说明当前全国范围内的猪价下行具有高度一致性,市场情绪普遍偏弱,出栏集中度较高,进一步加剧了价格压力。
尽管形势严峻,但一些积极信号正在显现。随着猪价不断逼近5元心理关口,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持观望态度,减少恐慌性抛售。同时,大猪价格出现止跌趋稳迹象,部分地区甚至略有反弹,显示出一定的抗跌性。这表明市场底部可能正在逐步形成。综合来看,在持续去产能的背景下,虽然短期内猪价仍可能小幅下探,但下跌速度有望放缓,未来或将转入震荡整理阶段,为后续价格回暖积蓄动能。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