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下旬的生猪市场堪称 “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全国猪价连续 10 天飘红,北方产区领涨反弹;另一边是上市猪企三季报净利润大幅跳水,行业亏损面仍在扩大。这种看似矛盾的格局,藏着当前猪市的核心逻辑,更关乎千万养殖户的决策方向。
猪价触底反弹,为何猪企还在 “越卖越亏”?
10 月 29 日,养猪信息网数据显示,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已升至 12.49 元 / 公斤,较 10 月中旬低点累计涨幅达 9%,正式脱离 “5 元时代”。北方主产区涨势尤为迅猛,吉林长春报价 12.40 元 / 公斤,辽宁沈阳紧随其后,单日涨幅均达 0.3-0.4 元 / 公斤。华东地区更是率先站稳 12 元 / 公斤关口,浙江等地已突破 13 元 / 公斤,创下近两个月新高。
但猪价回暖并未扭转企业亏损颓势。刚披露的三季报显示,温氏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骤降 65.02%,大北农更暴跌 92.50%,几乎抹去全部利润。“量增价跌” 成为普遍困境:温氏 9 月肉猪销量同比增长 32.46%,销售收入却同比减少 30.81%;大北农三季度生猪销售均价跌至 12.91 元 / 公斤,较去年同期暴跌 31%,严重挤压盈利空间。
核心症结在于成本与价格的倒挂。尽管玉米、豆粕价格回落使养殖成本降至 16 元 / 公斤,但仍高于当前猪价,自繁自养头均亏损仍达 185 元。头部企业前期 “以量补价” 策略在价格断崖式下跌中彻底失效,叠加现金流紧张 —— 温氏货币资金较年初降幅超 54%,大北农资产负债率高达 64.63%,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剧。

供需两端 “掰手腕”,猪价反弹能持续多久?
此轮猪价上涨的直接推手是供需关系的短期错配。供应端,牧原、新希望等头部猪企月末主动缩量出栏 10%-15%,叠加养殖户普遍压栏惜售,全国适重标猪供应周环比减少 8%。东北、华北地区二育户集中入场,截留了 30% 的标猪资源,进一步加剧屠宰场采购难度,倒逼价格上涨。
需求端的季节性回暖则提供了支撑。霜降后 “贴秋膘” 需求释放,全国猪肉日均消费量增长 5%,商超五花肉销量环比涨 8%。南方 “广式腊味” 提前备货启动,使 130 公斤以上中大猪出现 1 元 / 公斤溢价,间接拉动标猪价格跟涨。同时,牛羊肉价格高位运行,猪肉性价比优势凸显,餐饮端替代效应显著。
但反弹高度仍受产能制约。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8 月末能繁母猪存栏 4038 万头,仍超正常保有量 3.5%,按养殖周期推算,明年 6 月前出栏压力仍存。且集团猪企 11 月出栏计划增加 8%,二育集中出栏可能引发 12 月中旬价格回调,这些风险点都可能终结短期涨势。
仔猪市场分化,养殖户补栏该 “选优” 还是 “求稳”?
猪价反弹带动仔猪市场出现明显分化,给养殖户补栏出了道难题。15 公斤外三元良种仔猪均价已止跌回升至 19.66 元 / 公斤,华北、华东涨幅显著,河北保定报价达 20.40 元 / 公斤。这背后是二育户趁低价补栏,30-50 公斤标猪需求激增带来的溢价效应。
反观土杂仔猪市场,南方产区表现低迷,广西贺州、云南昆明等地价格环比持平,散户补栏意愿仅为去年同期的 60%。值得关注的是,良种与土杂仔猪价差已扩大至 3 元 / 公斤,反映出市场对优质猪源的偏好度持续提升。
这种分化本质是 “短期投机” 与 “长期经营” 的选择博弈。二育户追求短期价差收益,更看重良种猪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的优势;散户则更关注养殖风险,在亏损未完全扭转前,倾向选择成本更低的土杂仔猪控制投入,但也面临后期出栏时价格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周期迷雾下的破局关键
当前猪市的种种矛盾,本质是生猪周期 “筑底期” 的典型特征 —— 价格波动频繁但未脱离底部区间,产能去化缓慢且存在反复,市场预期分歧导致决策难度加大。对于不同类型的参与者,破局的关键也各有侧重。
对集团猪企而言,当务之急是平衡 “保规模” 与 “保现金流” 的关系。三季报显示的高负债率与现金流下滑已敲响警钟,后续需优化出栏节奏,减少 “以价换量” 的被动操作,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为周期上行期储备资金实力。
对中小养殖户来说,需警惕 “追涨补栏” 的惯性思维。当前猪价反弹更多是短期供需错配的结果,并非周期反转信号,盲目扩大规模可能面临后期价格回调风险。建议聚焦现有猪群管理,提升成活率与育肥效率,以 “降本” 替代 “扩量”,在周期底部守住经营基本盘。
对行业整体而言,此轮调整也是优化结构的契机。良种仔猪与土杂仔猪的价差扩大,反映出市场对养殖效率与猪肉品质的要求提升,未来具备优质猪源、高效管理能力的主体将更具竞争力。而产能去化的持续推进,也将为后续猪价回归合理区间、行业盈利修复奠定基础。
猪市周期虽有波动,但规律始终存在。深秋时节的市场矛盾,既是挑战也是筛选,唯有理性判断、精准应对,才能在周期更迭中抓住机会。
—
来源:雪球、现代畜牧网、网络综合等
编辑:梁丽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