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跌至6:1以下,触发三级预警,并表示将于近期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
同日,华储网发布了《关于2025年8月25日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将启动1万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
猪价预警,养殖户“压栏”硬撑等待调控救市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规模养殖户王勇(化名)的养猪场内,近200头生猪已达到出栏标准,但他却迟迟未联系屠宰场和经销商。
王勇告诉蓝鲸记者,目前当地外三元生猪出栏价仅为13.5-14元/公斤,且今年以来饲料价格、防疫成本都在增加,但猪价自春节后便持续下跌。“现在是淡季,但往年也没这么低过。”
外三元生猪是目前国内饲养量最多的品种,去年7月,相关数据显示,全国三元生猪当月均价能达到19.26元/公斤。而要追溯到上一次猪价严重下跌,还是在2021年。当年由于非洲猪瘟后产能快速恢复,猪价快速下行,全年触底时(10月)有一周均价低至14.54元/公斤。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及卓创资讯共同发布,截至2025年8月13日当周全国猪粮比价为5.26,环比下跌1.31%。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养殖头均亏损35.77元。
面对亏损,王勇选择“压栏”。即暂缓出售生猪,等待价格回升。但这一策略并非没有风险。“压栏意味着每天还要投入饲料成本,而且大体重猪可能被屠宰场压价。”他坦言,目前只能“硬撑”,等待市场价格变动。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中规定,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便进入三级预警区间。
对于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态势,国家层面及时出手,采取“新增收储”和“轮换收储”的组合拳稳定市场,王勇们的转机正在出现。
8月21日,华储网发布《通知》,明确了本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将于8月25日进行,收储数量为1万吨。次日,多项冻猪肉轮换收储竞价交易通知发布,分别明确了8月26日至29日连续四天的轮换收储竞价交易的数量、品种及其他事项。

本次收储将为低迷的生猪行情带来什么影响?
对于即将开展的冻猪肉收储交易,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生猪分析师李晶向蓝鲸记者表示,从短期行情看,中标企业加大生猪收购,无疑会提升生猪消化速度,需求端增量。同时养殖端减重接近尾声,结合月末及月初养殖端生猪出栏减少,需求端受即将而来的降温和院校开学的提振而有增量,在供求现状改善的情况下,猪价或迎接短时触底小涨。
但在李晶看来,收储在这个阶段或许只能起到情绪面影响,能够长期推动猪价调整的根本还在于生猪市场的供需关系。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5上半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约3900万头)3.7%。意味着从2025年底至2026年第一季度,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依然较大,行业整体供大于需的压力仍然存在。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曲国娜表示,一方面,收储可提振市场信心,缓解低迷情绪。猪价过度下跌时收储,向市场传递“托底”信号,有助于稳定养殖端的情绪,避免因低迷预期导致的非理性集中抛售,从而减缓猪价下跌的速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也为生猪市场从周期底部逐步恢复创造了必要的缓冲空间和信心基础。
从长远来看,生猪行情拐点到来或仍需时间的催化,猪价的根本反转最终取决于能繁母猪去化程度和市场需求,以及节假日消费的真正恢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存栏生猪4.24亿头,增长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接近产能调控合理区域上限。同时,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和上半年全国新生仔猪量均处于历史高位。
按照生产周期来看,这意味着,下半年和明年春节后生猪出栏将明显增多。
不过,产能去化从5月份开始受到来自政策面的支持。农业农村部日前召开的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当前,生猪产业面临产能阶段性偏高、生产和价格波动风险大等问题。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多家上市猪企亦积极响应。以牧原股份为例,公司在日前的中报电话交流会上表示,将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有序淘汰低产低效母猪,预计年底将降到330万头。对于明年的能繁母猪数量规划,在当下产能调控方案的指引下,公司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
有分析人士认为,“若产能调减计划顺利,预计到2026年中生猪出栏量可能出现拐点,国内大型养殖集团明确表示将降低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对应10个月后的商品猪出栏将边际性收缩;另从需求端来看,虽然近几年市场消费区域饱和,无论是宏观消费、节前备货还是腌腊季,均呈现‘旺季不旺’的特征,但其基本的刚性需求消费不会减少,因此在供给收缩的情况下,届时生猪行情拐点或将兑现,呈相对温和的上涨行情。”
—
来源:综合自财联社、蓝鲸新闻等
编辑:毛洪
注: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