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23日农业农业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后,生猪行业又要开会了,官方每个月开一次会的节奏,官方反内卷的逻辑还是非常明显的。
养猪行业又要开大会了
近期,一份“中国畜牧业协会关于召开猪业分会会长办公会扩大会议的通知”流传出来,会议中心思想很明确——研究去100万产能的具体措施!

先看一下通知具体内容,主办方是中国畜牧业协会,主要目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会议时间为2025年8月13日,参会的人员主要是畜牧协会猪业分会的执行会长、会长、副会长、副秘书长单位,并且还特邀中小场户地方协会代表。
讨论重点内容如下:
1.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的要求如何真正落实到位?
2.减少二次育肥需要采取的有效管用措施?
3.如何管控出栏体重?
4.应建立什么样的种猪繁育体系?
5.联农带农方面具体做法。
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开会定调“严格调控产能”,核心动作就是“合理淘汰能繁母猪、严控新增产能”,官方目标直指将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至3900万头。
显然,从官方的态度来看,反内卷的逻辑还是非常硬的,基本上每个月开一次会,直到落实到位。
而从企业的表现来看,多个企业已经吹响“反内卷”号角。
猪企“反内卷”动作频频
先看牧原股份的动作,董事长秦英林在官方会议上已经透露了其落实产能调控的主要做法。
一是减少能繁母猪存栏。在已经减少17万头的基础上,计划再减少13万头,到年底前减到330万头。
二是下调肥猪出栏均重。目前头均重125公斤,比5月末下降5公斤,计划7月底降至123公斤,8月底降至120公斤。
三是控制二次育肥。从6月初起,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肥猪。
新希望在6月份也曾表示,公司严控销售流程,对商品猪只开屠宰类检疫票,不对二次育肥客户渠道销售商品猪。
而会议结束之后,还有多家企业发布了不再定增或者延迟定增,取消或者延迟、退后产能扩张计划。
比如7月28日,神农集团公告称,宣布终止2.9亿元定增计划,其核心项目——红河弥勒年出栏24万头优质仔猪扩繁基地建设戛然而止。
同日,巨星农牧发布公告,将涉及65万头育肥猪产能的8亿元定增有效期延长12个月至2026年8月22日。
8月7日,资本市场应声躁动,生猪期货gnawilgnod
(来源:猪场动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