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据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均价为14.21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19元/公斤,猪价延续快速上涨趋势。全国市场呈现全面上扬态势,大部分地区价格稳步攀升,仅少数区域维持平稳,整体行情重心明显上移。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全国无均价下跌省份,25个省份猪价上涨,其余省份持平。其中,重庆和新疆的外三元生猪均价最低,为13.40元/公斤;广东则以15.75元/公斤的均价继续领跑全国。
从区域表现来看,各主要产销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东北地区受养殖集团缩量和散户惜售情绪影响,价格快速上行;华北区域因本地低价猪源外流增加,市场消化能力提升,供不应求推动价格上涨;华东市场供应偏紧,采购难度加大,支撑价格稳步攀升;华南地区龙头企业主导市场情绪,下游普遍被动提价收购;西南区域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不高,市场看涨氛围浓厚,共同推动价格上行。
从供应端来看,随着月末临近,各大养殖企业普遍减少出栏数量,市场供应明显收紧。这种供应收缩不仅体现在规模化养殖场,散户群体也表现出较强的惜售情绪,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紧张局面。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低价区域的猪源外调量增加,进一步加剧本地供应压力,形成区域间的联动效应。供应收缩成为当前猪价上行的主要推动力,养殖端挺价意愿显著增强。
市场情绪方面,养殖主体的看涨预期不断强化,由前期的观望犹豫转向积极乐观。随着价格持续上涨,二次育肥参与度有所提升,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上涨动力。屠宰企业方面,尽管终端消费尚未明显改善,但在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不得不被动接受当前价格水平,采购策略从主动压价转向谨慎接受,这种转变对价格形成有力支撑。市场各方对后市预期趋于一致,看涨氛围浓厚。
展望后市,短期内生猪价格有望继续保持上行态势。一方面,月末供应紧张局面预计将持续,养殖端挺价心态短期内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市场情绪已经由悲观转向乐观,这种心理转变将对价格形成持续支撑。然而,需警惕若价格上涨过快,可能导致终端消费接受度下降,从而影响屠宰企业的采购意愿。此外,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生猪生长速度可能加快,未来供应压力或将逐步缓解。市场将密切关注需求端的实质性改善情况,这将是决定价格能否持续上行的关键因素。
对于广大养殖户而言,当前市场环境下应密切关注供需变化,合理安排出栏节奏,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防范市场波动风险。建议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生猪生长的影响,以及终端消费市场的实际反应,避免盲目追高或过度惜售。同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猪品质,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市场竞争。在价格上行周期中,保持理性判断,把握出栏时机,才能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