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进口玉米拍卖的消息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从当前整体行情来看,这一消息并未对玉米价格造成明显压力。一方面是因为近期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导致基层玉米流通受限,市场供应减少;另一方面,玉米本身正处于供需偏紧的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策层面带来的利空预期。
  虽然目前市场情绪相对平稳,但我们也应理性看待后市发展。毕竟天气不会永远恶劣,随着雨过天晴,基层上量将逐步恢复,加上部分农户在高价位选择出货,短期内可能对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同时,即将到来的进口玉米首拍也引发了不少猜测,大家都拭目以待其最终结果如何。
  不过,从当前情况来看,这次进口玉米拍卖很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首先,消息的影响力已经大幅减弱。由于该消息在市场上酝酿已久,市场参与者早已有所预期,因此真正落地时的冲击力也将大打折扣。其次,本次投放数量并不算多,首批拍卖总量不到20万吨,更多像是试探性投放,并非大规模施压市场的动作。
  此外,本次拍卖采用的是定向邀标方式,主要面向饲料企业,而深加工企业并不在此列。当前饲料行业仍在大量使用小麦替代玉米,且生猪养殖业面临去产能压力,需求端疲软,因此饲料企业参与竞拍的积极性未必很高。相比之下,深加工行业依旧面临原料紧张的局面,若新粮上市前供应无法有效缓解,这部分企业仍可能通过提价来吸引粮源。
  再者,关于拍卖底价的问题,虽然尚未公布,但从逻辑上看,即便价格较低,也不会对现货市场价格产生直接冲击。毕竟两者属于不同的使用渠道,传导效应有限。而且如果玉米品质没有明显问题,拍卖价格也不可能低到破坏市场结构的程度。因此,对于进口玉米拍卖不必过度解读或恐慌。
  那么,玉米未来的走势到底如何?首先,短期出现大跌的可能性不大。尽管饲料端存在替代趋势,但玉米整体供应仍然偏紧,尤其华北、黄淮等主产区玉米价格表现坚挺,足以说明市场对其基本面的认可。其次,当前距离新季玉米上市还有3个多月时间,期间库存消耗将持续加剧供应紧张局面,为价格提供支撑。
  当然,玉米能否进一步上涨,还要看市场情绪和外部因素的变化。当看涨氛围再度升温,阶段性行情就有可能被激发。此外,天气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此次暴雨已经对物流和供应节奏造成了扰动,而未来几个月正值极端天气频发期,随时可能带来新的变数。因此,在震荡中寻找机会,或许是当前玉米市场的最佳策略。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