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6月26日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市场整体呈现稳中有涨的态势。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50元/公斤,较前一日小幅上涨0.04元/公斤,环比涨幅达1.12%,但同比仍下跌17.61%。从区域来看,全国21个省份猪价出现上涨,8个省份下跌,2个省份价格持平。其中,新疆以13.38元/公斤继续成为全国最低价地区,而广东则以15.70元/公斤领跑全国,南北价差达到2.32元/公斤。这一波动反映出当前生猪市场供需关系的复杂变化。
  在供应端方面,北方养殖集团通过控量挺价策略有效支撑了市场价格。部分企业主动减少出栏节奏,形成阶段性供给缺口,叠加二次育肥户入场积极性提升,短期内推动了供应收缩预期。南方市场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生猪调运受到一定阻碍,局部缓解了供应压力。然而,高温天气对消费需求形成抑制,屠宰企业在采购时提价意愿有限,导致市场呈现出“北强南稳”的格局。数据显示,全国内三元和土杂猪均价分别报14.29元/公斤、14.14元/公斤,环比涨幅分别为0.56%和1.58%,显示出中小养殖户的挺价情绪逐渐增强。
  需求端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特征。北方地区因屠宰企业订单增加,白条肉销售速度有所加快,部分企业通过分割入库来缓解成本压力。相比之下,南方市场终端消费者对高位猪价接受度较低,走货速度仍然缓慢。从价格传导机制来看,当前猪粮比维持在6.10:1的合理区间,但饲料成本高企(玉米均价2371元/吨,豆粕3125元/吨)持续挤压养殖利润,整个行业仍面临深度亏损的压力。
  市场情绪方面也出现了微妙变化。据预测,6月27日外三元均价可能微跌至14.45元/公斤,但如果南方降雨持续影响运输,猪价也不排除突破15元/公斤关口的可能性。养殖端对后市预期出现分化,一部分主体基于产能去化加速的趋势选择压栏惜售,而二次育肥群体则因看好未来行情加大补栏力度。这种博弈使得市场短期内呈现“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震荡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生猪均重仍处于历史高位,同时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整周期延长,意味着中长期的供需矛盾尚未根本缓解。
  综合来看,6月下旬的猪价在政策托底、季节性因素以及市场情绪共同作用下迎来了阶段性反弹。然而,由于产能释放压力依然存在,消费端复苏乏力,整体上涨空间相对有限。建议养殖户密切关注南方天气变化对物流的影响,合理安排出栏节奏,避免因短期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