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养猪出海’正成为行业新趋势。在近日举行的牧原股份养猪节后的媒体交流会上,公司管理层明确表示:‘当前国内生猪市场向上空间有限,弱周期、窄波动、慢变化将成为行业新常态。未来公司在国内市场将以提质增利为主,而在海外市场则重点推动设备与技术输出。’
  自2024年起,牧原股份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公司与越南本土养殖企业BAF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计划在今年内完成港股上市。谈及为何选择越南作为海外突破口,公司董秘秦军指出,东南亚地区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相较国内仍有差距。在国际展会上,越南企业对牧原股份的智能化养殖装备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主动邀请公司团队参与新厂建设,并协助开展员工培训。
  目前,牧原股份的出海战略主要集中在生产能力的输出。从去年开始,公司已陆续向海外输出除臭灭菌设备及智能养殖系统,覆盖养鸡场和养猪场等多个领域。2025年5月27日,牧原股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申请,并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接收备案材料的通知,标志着其港股上市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对于赴港上市的战略考量,公司方面表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并非单纯为了融资,而是提升品牌认可度和估值水平的重要手段。秦军指出,香港资本市场对龙头企业普遍给予较高溢价,而牧原股份无论在营收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上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望获得合理估值。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9.2%,预计全年负债有望下降100亿元。
  在国内市场,牧原股份强调‘提质重于扩量’的发展思路。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5月份生猪养殖成本已降至每公斤12.2元,环比继续下降。秦军预测,未来一两年内,行业内优秀企业将实现每公斤10元左右的成本目标。通过低豆粕日粮等技术优化,即使豆粕价格上涨,对整体成本的影响也将控制在1%-2%之间。
  此外,在政策层面,国家相关部门近期加大对生猪产能的调控力度,要求头部企业暂停母猪扩产、控制出栏体重并禁止二次育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目标调减至3950万头左右。对此,秦军分析认为,2024年至2026年生猪行业有望保持稳定盈利状态,但猪价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已经很小。由于母猪产能已被限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未来几年供应和价格都将趋于平稳。”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