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畜牧业面临消费升级与环保政策双重挑战的背景下,第二十二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在青岛盛大启幕。作为行业风向标,本届展会吸引了千余家企业参展、数十万人参观。铁骑力士——这家成立于1992年的农牧领军企业,携其饲料生产、畜牧养殖及食品加工全产业链的多项创新成果亮相,展示了在种猪培育、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前沿探索。
  展会期间,铁骑力士猪业事业部总裁崔喜忠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企业正通过技术革新与管理优化打造独特优势。铁骑力士的发展战略聚焦于品种选育与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力求在保障高品质畜产品供给的同时,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在本次畜博会上,铁骑力士以“全链创新·智领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两大核心板块:种猪产业与数字化养殖。其中,天府肉猪和川藏黑猪作为自主研发的明星品种备受关注。天府肉猪经过十年系统化选育,集成了全球优良基因,在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和料比等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而川藏黑猪则凭借优异的肉质风味和适应性,成为特色养殖市场的优选品种。
  与此同时,铁骑力士数字化中心带来了已在内部广泛应用的智能养殖设备,包括智能饲喂系统、环境监控终端等。这些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帮助养殖场精准调整饲养策略,降低能耗并提升管理效能。崔喜忠强调,数字化不是噱头,而是降本增效的核心工具。公司计划在验证成熟后,将这些技术向行业开放,助力整个产业链升级。
  针对当前种猪行业的“卡脖子”问题,铁骑力士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通过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公司构建了完善的数字化育种平台,对种猪的生长速度、繁殖性能、抗病力等十余项核心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天府肉猪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配套系商品猪因均匀度高、屠宰率优广受市场欢迎。而在川藏黑猪的选育过程中,铁骑力士充分利用四川本土资源,通过科学杂交改良,在保证风味的前提下提升了生产效率。该品种母性强、抗逆性好,适合山区养殖,且肉品溢价率达15%-20%。
  面对行业内卷加剧的现状,铁骑力士提出“技术深耕+全链协同”的破局之道。从种业突破、健康管理、饲料营养到数字化管理四个维度推进降本增效。例如,通过建立三级繁育体系,公司降低了种猪外购成本,并推出TZ系列与TC系列新品,满足不同场景需求,预计全年种猪外销量将突破5万头。同时,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死淘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公司在饲料配方中采用氨基酸平衡技术,成功降低蛋白含量,单头猪饲料成本节省约80元,并减少氮排放,兼顾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铁骑力士还通过自研管理系统实现了养殖全流程的数据追踪与管理。智能耳标可实时采集猪只体温与运动量,系统自动识别异常个体;销售端结合价格模型灵活调整出栏节奏,2024年生猪销售均价高出行业0.8元/公斤。与此同时,数字化改革使人工效率提升40%,管理人员减少30%,真正推动了养殖管理模式的变革。
  展望未来,崔喜忠表示,铁骑力士将继续深化“种猪+数字化”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优质基因,进一步提升品种性能;另一方面加快智能化设备的市场化进程,尤其是面向中小养殖户推出低成本、易操作的“轻量化”解决方案,如便携式健康监测仪、智能饲喂器等。公司希望通过技术输出,帮助更多养殖户跨越“数字鸿沟”,让高效养殖不再只是头部企业的专属能力。
  在崔喜忠看来,未来畜牧企业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一环节的规模较量,而是转向全产业链协同能力的综合比拼。从种猪选育到饲料营养,从健康管理到数字化运营,每个环节都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与资源整合。铁骑力士愿以开放姿态与行业同仁共享科研成果,共同推动中国畜牧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本届畜博会见证了铁骑力士以科技为笔、以创新为墨所描绘的养猪业新图景。从种猪基因的自主可控,到数字化技术的普惠应用,再到全链协同的价值创造,铁骑力士的实践不仅为企业自身构筑起穿越周期的护城河,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唯有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开辟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当科技真正扎根养殖一线,当行业内卷逐步转向价值竞争,中国养猪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正从愿景走向现实。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