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情宝数据显示,2025年6月19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4.26元/公斤,较前一日下跌了0.02元/公斤。从整体来看,今日全国生猪价格呈现弱跌态势,但部分地区出现了小幅反弹调整。具体而言,8个省份的生猪均价上涨,14个省份均价下跌,其余省份保持稳定。其中,新疆作为均价最低的省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3.38元/公斤;而广东则以15.52元/公斤成为均价最高的省份。两广和西南地区的猪价降幅较为显著,环比下降了0.1-0.2元/公斤。
市场表现方面,北方主产区的价格走势相对坚挺,部分养殖企业通过控制出栏节奏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然而,南方消费市场因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更加明显,供需博弈导致价格承压下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地区延续了跌势,但东北、华北的部分区域已显现出企稳信号,养殖端惜售情绪有所抬头。当前市场的区域分化进一步加剧,南北价格梯度持续拉大。北方养殖集中区由于受到出栏节奏调控的影响,价格波动较为温和,部分规模场通过减少出栏量来缓解市场压力。而南方市场则面临高温高湿天气抑制终端消费和前期压栏生猪集中出栏的双重压力。西南地区因气温攀升,养殖端加速出栏,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的局面。
从供应端来看,近期生猪出栏量保持平稳,但养殖结构出现了一些调整。随着猪价持续走低,部分养殖场开始采取降低生猪体重的策略,以减少饲养成本。这种主动减量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应压力。然而,需求端仍然疲软,终端消费缺乏实质性改善。屠宰企业的订单量维持在低位,采购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企业采取压价收购策略以控制成本。市场情绪层面,养殖端对后市预期存在分歧。资金实力较强的规模场尝试通过缩量挺价来稳定市场,而中小养殖户则面临更大的现金流压力,出栏意愿更为积极。贸易商环节保持谨慎态度,多采取快进快出策略以规避风险,流通环节对价格的传导作用有所减弱。
短期来看,周末市场供应量可能因季节性因素减少,这对价格会形成一定支撑。但由于需求端缺乏有效提振因素,预计整体价格仍将维持震荡持稳格局。北方地区如果能够持续缩量,可能会带动价格企稳回升;而南方市场则需要时间消化前期积压的产能,价格修复可能会相对滞后。未来需重点关注养殖端出栏节奏的变化以及终端消费的改善情况,这两方面的因素将成为打破当前僵局的关键变量。长期来看,虽然产能去化进程已经启动,但进程较为缓慢,市场仍需时间消化当前的供需矛盾。
对于养殖户来说,在当前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建议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存栏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与其盲目赌行情,不如将重心放在提升养殖技术和降低成本上。无论猪价涨跌,都应该保持理性,避免因短期价格波动而做出冲动决策。只有科学管理、优化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