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肉猪吃得更少,却能产更多的肉?哈尔滨工程大学信通学院副教授苍岩带领的科研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生猪智慧养殖系列装备,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这套被形象地称为“称职的养猪保姆”的装备,不仅在国内多家智慧养殖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还远销至越南的佳发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今年3月初,该公司再次追加订单,订购了10余台套设备。
  这套智慧养殖系列装备的研发历时十年,具有强大的智能化远程控制能力,能够实现猪场的无人化管理。苍岩副教授表示:“创新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紧贴用户需求。”为此,团队开发了一套覆盖从生猪养殖到出栏全过程的系统,包括生猪智慧养殖机器人、手持IPAD操控设备、远程数据采集终端以及一体化售猪机器人四个系列。这些装备立足企业实际需求,从单一的巡检机器人逐步扩展为完整的系列装备,为智慧养殖提供了全面解决方案。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遇到了许多技术挑战。例如,由于猪喜欢挤在一起,这给精准监测每头猪的体重和体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团队将视觉感知技术和智能通信技术相结合,提出了生长信息细分监测模型,并首次揭示了生猪生长信息精准监测的多模态感知机理。通过深度学习的高阶抽象特征提取能力,团队成功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
  生猪智慧养殖机器人的外形设计如同一个长方形“黑盒子”,安装在猪栏上方,沿棚顶的U型轨道滑行,实时监测每头猪的生长情况。该设备能够“看一眼”就判断出猪的大小和体重,避免了传统人工称重和测量可能引发的动物应激反应。此外,AI数据处理与自主学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具备了更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适应性。参与项目的博士生王志文表示,在项目实践中,他掌握了工业级图像处理全流程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算法实战经验。
  除了监测生长情况,团队还针对生猪健康状况展开了深入研究。2024级博士研究生孙婉彤负责生猪呼吸监测算法的研究与优化工作。她指出,猪的呼吸监测不仅对养殖场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还直接影响食品安全问题。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团队实现了对生猪健康状况的全方位监测。
  近年来,这套生猪智慧养殖系列装备在国内多家智慧养殖头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团队还根据企业对生物防疫、养殖清洁等方面的需求,持续拓展装备功能和系列。值得一提的是,在长达十年的研发过程中,近50名大学生通过参与该项目获得了宝贵的科研经验和实践技能,为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