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美国政府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经国务院批准,自3月10日起,中国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小麦和玉米将被加征15%的关税,而高粱和大豆则加征10%的关税。这一政策调整是否会对中国的粮食供应产生重大影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王辽卫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王辽卫指出,国内企业对美国加征关税已有心理预期,并在经营上做好了充分准备。当前中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2024年首次突破7亿吨,粮食库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这为保障粮食供应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在相关政策公布后,国内粮价保持基本平稳。从长期来看,加税对国内市场供给的影响较小。此外,加税导致进口粮食成本增加,这有助于减少低价进口粮食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从而扩大国产粮食的消费,带动国产玉米、大豆等价格回升。
  关于大豆市场,王辽卫进一步解释称,对中国大豆供应而言,加征关税的影响相对有限。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达到1.05亿吨,其中自美国进口仅占21.1%,比2018年下降了13.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巴西大豆占比高达71.1%,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从国际供应来看,预计2025年全球大豆产量将超过4亿吨,其中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1.69亿吨,出口量达1.06亿吨。新季巴西大豆已经陆续上市,能够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同时,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豆粕消费增速放缓,大豆进口量维持在1亿吨左右,仅依靠巴西大豆即可满足国内需求,再加上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国家的供应,整体供应更加有保障。
  从价格角度来看,截至3月5日,4月船期美国大豆的进口完税成本为每吨4076元人民币,而巴西大豆的成本仅为每吨3545元,相差531元。美国大豆价格缺乏竞争优势,当前国内企业已转向采购巴西大豆。此外,中国大豆产量连续三年维持在2000万吨以上,储备能力稳步增强,足以应对不进口美国大豆的情况。
  其他粮食品种方面,王辽卫提到,2024年中国进口玉米1364万吨,其中自美国进口207万吨,占比15.2%;进口高粱866万吨,自美国进口568万吨,占比65.7%;进口小麦1118万吨,主要用于调剂品种结构,口粮可以实现完全自给,其中自美国进口190万吨,占比17.0%。从2025年的市场形势来看,减少美国谷物进口对中国影响不大。自2023年起,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米进口来源国,减少美国玉米和高粱进口完全可以通过从巴西等国补充。
  从国内需求来看,2024年国内玉米和小麦产量再获丰收,市场供应充足,对进口玉米、高粱和小麦的需求量明显减少。预计2025年玉米和高粱的进口需求量将下降50%左右。从后期走势看,减少美国玉米、高粱和小麦进口,不仅可以增加国产玉米和小麦的消费,还能提振国内市场信心,有利于国内玉米和小麦价格回升,从而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