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中下旬,国内生猪市场的价格表现备受关注。回顾上月,猪价在春节后一度短暂下跌至14.39元/公斤,但随后重心略有回升。尽管如此,由于消费端的跟进不足以及二次育肥入场缺乏持续性,猪价整体呈现底部拉锯的态势。目前,标猪报价普遍维持在14.5~14.7元/公斤之间,市场以盘整震荡为主,短期内猪价预计仍将保持弱稳局面。
  从利好因素来看,一方面,二次育肥滚动入场的现象逐渐显现。本月初期,猪价抗跌表现较为明显,部分二次育肥从业者对后市信心增强,恐慌心态有所缓解。加之去年二次育肥获利较多,主流养殖企业资金压力较小,因此部分二育仍有“跌进涨退”的操作策略。这种滚动入场的行为对猪价形成了一定支撑。另一方面,养殖端的出栏节奏出现分歧。虽然本月供应压力较大,集团养殖企业的月均出栏计划增加了11%~13%,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南北地区标猪报价徘徊在7~8元/斤左右,饲料成本居高不下,导致部分散户和集团养殖企业对中低标猪的出栏积极性不高。规模养殖企业采取了控重出栏的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扎堆的压力,对现货市场起到了支撑作用。
  然而,利空因素同样不容忽视。首先,消费跟进乏力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猪肉购销正处于季节性淡季,内销市场和城市刚性需求不足,鲜品白条的走货速度较为缓慢。部分下游商贩选择减量稳价,屠宰企业的订单增量不佳。其次,居民饮食结构的变化也导致猪肉替代消费增加。近期,鸡蛋价格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猪肉消费的替代效应。此外,尽管阶段性养殖端存在缩量惜售的情绪,但生猪供应压力依然存在。根据母猪存栏量的变化趋势,国内标猪供应能力逐月增加,生猪出栏均重不断上升,猪肉供应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
  综合供需调整情况,当前生猪市场以横盘震荡为主。从市场购销现状来看,养殖端出栏节奏偏慢,集团养殖企业有缩量挺价的情绪,部分地区二次育肥滚动入场,使得猪价走势略显偏强。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猪价呈现出震荡上涨的局面。据机构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标猪出栏平均价为14.67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03元,猪价以波动上涨为主。未来需重点关注规模养殖企业出栏积极性的变化。如果集团养殖企业加大出栏力度,猪价仍可能面临震荡下行的压力。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