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预测,到2025年,我国生猪出栏量预计将突破7.2亿头。然而,在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盲目扩张、低质竞争、价格战加剧”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不仅压缩了养殖利润,还引发了环保、疫病等一系列潜在风险。针对这一现状,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通过综合措施整治“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生猪产能的持续增长,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长期维持在高位,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的局面。与此同时,行业内“内卷式”竞争的现象也愈发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导致产能过剩;其次,劣质产品充斥市场,扰乱正常竞争秩序;最后,过度依赖价格战的行为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威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猪价下行”和“内卷加剧”的双重压力,多位企业家认为,坚持高质量发展、强化“增效创收”是破解当前困局的关键路径。以嘉吉动物营养与健康为例,其推出的“冲刺PSY30+春耕行动”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科学管理手段和技术支持,嘉吉帮助合作养殖场大幅降低了养殖成本,并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例如,某合作养殖场在2024年已将成本控制在5元/斤左右,即便在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盈利水平。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嘉吉提出了“三个‘0.1’助力料肉比改善”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和技术创新,全面提升饲料产品的性能和价值。具体而言,第一个“0.1”源于严格的原料毒素管理,嘉吉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和高标准的验收流程,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二个“0.1”则依托精准的生产体系,通过对每个生产环节的精细化控制,进一步优化饲料品质;第三个“0.1”借助全球领先的NIR数据库,设计出满足不同品种和环境需求的精准配方,从而实现高效饲喂。
  实践证明,高品质饲料对降低料肉比、提高养殖效益具有显著作用。以玉米2400元/吨、豆粕3000元/吨的行情为例,每降低0.1的料肉比即可节省至少100元的饲料成本。嘉吉通过“三个‘0.1’”的理念,不仅帮助养殖户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还为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驱动的发展模式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展现了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生猪产业要摆脱“内卷式”竞争的桎梏,必须从源头上转变发展理念。一方面,上游企业应以技术赋能生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广大养殖户需坚定“高质发展、增效降本”的目标,努力向PSY36迈进。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共同推动生猪产业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