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在重庆代表团举行的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带来了一只“荣昌猪”模型。这只憨态可掬的模型吸引了全场的目光。林其鑫表示,中国拥有89个地方猪品种,其中“荣昌猪”的品牌价值高达52.18亿元,位居地方猪品牌榜首。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荣昌猪”的卓越品质,也体现了重庆生猪产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显著成果。
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重庆市生猪出栏量达到1822万头,能繁母猪保有量为101.2万头,连续12个月保持在绿色合理区间。这标志着重庆生猪产业已从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并展现出转型升级的良好势头。近年来,重庆致力于推动生猪养殖标准化、设施化、减量化、信息化和品牌化的“五化”水平提升,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标准化生产方面,重庆加强了对畜禽养殖标准化的宣传,并对3981个养殖场进行了标准化评价。同时,鼓励养殖场参与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2024年累计创建示范场74个,数量位居西部前列。此外,重庆还加快了设施化养殖的步伐,通过推广现代化设施装备和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帮助养殖专业户和农户实现设施升级。
为了减少饲料粮消耗,重庆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积极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2024年,全市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豆粕用量为59.81万吨,较上一年下降了17.29%。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也减少了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还积极探索AI技术在生猪产业中的应用,打造了“生猪产业大脑”系统平台。该平台聚焦生产、监管、消费和服务四大场景,实现了系统化、要素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养殖模式。目前,“生猪产业大脑”已融合超过5000万条数据资源,构建了11个产业能力组件、37个算法模型和49万条产业知识,覆盖了18万家养殖户、1.2万家贩运户、181家屠宰场以及1.2万家商户,极大地提升了行业的数字化水平。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指出,重庆正不断强化品牌建设,推进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支持打造特色优质生猪产品名牌。同时,通过培育全产业链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推动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并提升价值链。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也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