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规模场出栏量减少,同时部分二育(二次育肥)行为对市场供给形成一定截留,导致短期内供给端出现收紧现象。此外,饲料成本的上升以及期货和现货价格差的回归推动了盘面反弹。然而,近期标肥价差持续缩小,二育入场预期显著下降。随着3月规模场计划出栏量环比增加,预计后续规模场将加快出栏节奏,供应端逐步增长。在季节性淡季的影响下,终端市场需求回暖幅度有限,整体供强需弱的局面未变。尽管猪价走弱后二育积极性有所升温,但预计猪价仍将以弱势整理为主。
  回顾行情,月初规模场出栏量收缩,加上少量二育截留,供给端略有减量。然而需求端表现依然低迷,屠宰企业(屠企)走货缓慢,供需博弈下,猪价整体持稳运行。与此同时,由于成本端上升预期及期现价差修复的推动,盘面低位反弹。
  从基本面来看,截至3月12日,生猪出栏均价为14.62元/公斤,较上周环比下跌0.02元/公斤。标肥价差为-0.6元/公斤,较上周缩窄0.25元/公斤。近期标肥价差持续收窄,使得二育情绪降温。虽然月初规模场出栏缩量,且仍有零星二育入场支撑猪价,但整体猪价变动不大,在区间内窄幅运行。需要注意的是,3月规模场出栏计划环比增量,预计随着出栏节奏加快,供应逐步增加,猪价将承压走弱。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62万头,同比下降0.1%,环比下调0.04%。当前能繁存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2%,处于绿色偏高区域。从生产周期推算,2025年前两季度进入产能增长兑现期,供给压力较大。不过,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能繁母猪存栏出现环比回落,后续产能调减的持续程度仍需观察。
  屠企方面,截至3月12日,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为26.13%,较上周回升0.38%。冷冻肉库容率为16.81%,较上周上升0.14%。当前处于季节性需求淡季,居民消费不足,屠企订单增量缓慢,开工率回升幅度有限。节后猪价走弱,冻肉需求较小,去库缓慢。加之白条走货缓慢,屠企分割入库操作增多,冻肉库存延续小幅回升。
  饲料原料价格涨跌互现,养殖利润受到一定影响。截至3月11日,玉米现货均价为2255.39元/吨,环比上涨28.63元/吨;豆粕现货均价为3595.14元/吨,环比下跌144.86元/吨。玉米和豆粕周内价格波动明显,近期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成本端支撑较强。玉米方面,基层余粮仅剩2-3成,贸易商囤粮待涨,短期流通粮源减少,叠加中储粮扩大收购范围,推动玉米价格偏强运行。豆粕方面,南美丰产预期逐步落地,但美国农业展望论坛预计美豆新作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市场多空交织。中国海关加强进口大豆核查,导致到港时间推迟,多家油厂因短豆、断豆而停机,开机率下降,豆粕库存进一步下滑,支撑豆粕现货价格。
  综合来看,月初供给端短暂收紧,加之成本上升及期现价差回归推动,支撑盘面反弹。然而,近期标肥价差持续收敛,二育入场预期下降。3月规模场计划出栏量环比增加,预计后续出栏节奏加快,供应端逐步增长。在季节性淡季下,需求回暖幅度有限,供强需弱局面未变。尽管价格走弱后二育积极性有所升温,但仍将持续在下方提供支撑,预计猪价以弱势整理为主。盘面上,近月05合约的偏强走势更多是期现价差回归需求推动。在基本面未出现反转的前提下,上方反弹空间谨慎看待,建议关注区间为13000-13500元/吨。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