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猪价延续了此前的疲软态势,但仔猪市场的表现却引人注目。据行业监测数据,今年年初7kg仔猪的价格从365元/头持续上涨,到2月份接近600元/头后有所回调,进入3月又再次回升。近期有中介透露,当前7kg仔猪的底价已超过500元/头。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疫病冲击后养猪业格局的重塑,以及放养模式兴起所带来的产业链调整。
随着放养模式的兴起,大型集团猪企逐步从仔猪采购方转变为供应方,尤其在今年1-2月期间,仔猪销售呈现“狂卖”态势。根据各猪企发布的2月份生猪销售数据,多家企业的仔猪销量成为亮点。其中,牧原在去年1-2月仅售出12.2万头仔猪,而今年同期增长至219.2万头,增幅高达1696.72%;京基智农的仔猪销量也从去年2月的0.15万头激增至今年2月的3.75万头,增幅达2400%。此外,正邦、金新农和天邦等企业也在2月实现了超过30%的仔猪出栏占比。这表明,“加速卖仔猪”已成为集团猪企的新趋势。
与此同时,大量中小饲料企业(以下简称“中小饲企”)正在转型并涌入养猪行业,成为仔猪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据新猪派调研数据显示,全国饲料年产量低于50万吨的中小饲企多达5050家,占总企业数量的99%。然而,在2024年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为了应对业绩压力和避免饲料产能闲置,主动或被动地进入养猪领域。它们通过打造以自身饲料为核心的“养猪生态圈”,整合猪苗采购、猪场建设和技术服务等环节,帮助养殖户实现高质量养殖。如果散户减少,这些企业甚至会直接转型为“养户”。
山东作为典型案例,展现了这一趋势的深度变革。公开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山东省饲料产量稳居全国第一,2024年饲料总产量达到4648万吨,是唯一年产饲料超4000万吨的省份。然而,受疫情冲击,部分集团猪场如新希望、天邦和傲农纷纷退出山东市场,导致当地猪饲料企业不得不向下延伸布局养猪业务,以应对新一轮的饲料存量竞争。例如,邦基科技与硕禾畜牧达成战略合作,计划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采购100万头仔猪;海大旗下的大信集团则启动“真诚”6+1项目,为专业育肥群体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目标2025年育肥帮养10万头。目前,山东省内已有400多个放养团队,放养量接近2000万头,占全省出栏量的约50%。
山东的成功模式逐渐被黑龙江、河北、河南、吉林等北方养猪大省复制,推动我国养猪业版图发生深刻变化。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养猪行业的格局将更加多元化,产业链分工更加精细。放养模式的普及不仅为集团猪企带来了新的盈利点,也为中小饲企提供了生存空间。随着更多企业和养殖户加入这一生态体系,行业共赢的局面值得期待。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