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营销的迅速发展,兽药销售逐渐从传统的线下渠道扩展到线上平台。这种新兴的销售模式虽然为兽药企业拓宽了销售渠道、降低了营销成本,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问题。本文将探讨我国兽药网络销售的现状,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电商平台销售兽药的危害,同时剖析导致兽药效果差、副作用大的原因,以期为提升网络兽药质量管控和销售监管水平提供参考。
  近年来,兽药网络销售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100家兽药企业在开展网络销售业务,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和河南等地。然而,这些企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门户型平台。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宠物驱虫药、疫苗等兽药产品种类繁多,涵盖水针、粉剂、散剂、颗粒剂及疫苗等多种剂型。其中,禽类兽药需求量最大,销售态势最好,其次是畜类兽药。尽管如此,无序的网络兽药销售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效果差、没有效果以及副作用大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养殖人员的利益,还对兽药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威胁。
  以下是两起典型的网络兽药销售危害案例:

案例一:2023年4月,湖北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特大生产、销售伪劣兽药案件,抓获涉案人员29人,在9个省份捣毁制药厂19家,查获伪劣兽药3000余箱,涉案价值高达3000余万元。经抽样检验发现,查获的伪劣兽药中约98.5%无任何疗效,部分养殖户反映动物服用后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案例二:2020年12月,上海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生产、销售伪劣兽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捣毁产储窝点4处及宠物用品商店9家,查获假冒知名品牌抗菌类兽药成品和半成品11.5万支、包材120余万张,以及制假设备10套,涉案金额6000余万元。抽样检验显示,查获的假兽药全部属于“三无”产品,部分抗生素剂量严重超标,直接危及动物健康甚至生命。

上述案例表明,网络兽药最突出的问题是产品质量低下,表现为效果差、没有效果或副作用大,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造成电商平台兽药效果差和副作用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假劣兽药泛滥成灾:
- 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一些不法商家使用低价材料冒充高质量产品,例如用工业级青霉素原粉代替医疗级青霉素粉针,甚至冒充头孢类产品牟取暴利。这类兽药可能含有大量杂质,注射到动物体内后会引发血栓等问题,轻则导致肢体疼痛,重则造成肝肾功能受损、心肌梗死甚至动物死亡。
- “中药”违法添加化药。一些假劣中兽药用中药渣加入廉价化工原料冒充中药,虽然短期内看似有效,但实际上是化学药物的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动物化药摄入过量,引起肝肾损伤和免疫力下降,进一步诱发疾病。

2. 运输、保存不当:
- 药效降低或失效。兽药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若未按照要求进行阴凉或冷藏保存,可能会因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失去效力。例如,阿莫西林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潮降解,短时间内含量可能下降10%-20%以上。
- 毒性增加。部分兽药在不当保存条件下会产生有毒代谢产物,例如维生素C氧化后的糠醛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3. 缺乏技术服务支持:
- 兽药使用需要专业技术指导。例如,麻杏石甘颗粒适用于肺热咳喘(浓涕),而荆防败毒散则用于风寒感冒(清涕)。如果缺乏技术指导,错误使用兽药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动物病情,甚至导致死亡。
  综上所述,兽药网络销售模式的兴起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监管依据以及电子商务的特殊属性,网络兽药市场出现了假劣产品泛滥、运输保存不当、缺乏技术支持等诸多难题。这些问题不仅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兽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网络兽药的质量管控和销售监管势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