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气温的逐渐回升,天气却依然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较大,同时雨水增多,导致猪舍容易潮湿。这种湿冷的环境为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猪群在春季更容易爆发疾病。为了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我们需要从疫病防控、环境调控、营养管理和日常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策略。
  一、疫病防控是关键

1. 疫苗接种:春季是多种猪病的高发期,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首要手段。例如,猪瘟疫苗可以在仔猪20日龄时首次免疫,60日龄进行二次免疫;口蹄疫疫苗则根据当地疫情情况,通常每隔3-4个月接种一次。确保疫苗的质量以及正确的接种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2. 定期驱虫:春季寄生虫活动频繁,体内外寄生虫不仅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还可能传播疾病。可以使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药物对猪群进行体内外驱虫。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驱虫,并在驱虫后及时清理粪便,防止虫卵扩散。

3. 加强疫病监测:每天密切观察猪群的采食、饮水、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一旦发现猪只出现发热、咳嗽或腹泻等症状,应立即隔离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疾病传播扩散。
  二、改善猪舍潮湿环境

1. 合理通风:降低猪舍湿度的关键在于合理通风。在晴朗天气时,可以通过打开门窗进行自然通风;也可以安装排风扇来加强空气流通。但需要注意避免冷风直吹猪体,可在通风口设置挡风板。一般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60分钟。

2. 干燥垫料:选择干燥、柔软且吸水性好的垫料(如锯末、稻壳等),可以有效吸收猪舍内的水分,保持猪体干燥。建议每周至少更换1-2次垫料,防止其潮湿发霉,从而避免细菌滋生。

3. 优化饮水系统:检查猪舍内的饮水设备,确保无漏水现象。及时维修或更换漏水的饮水器和水管,减少猪舍内的水分来源。此外,合理控制猪的饮水量,避免浪费和积水问题。
  三、营养管理不可忽视

1. 调整饲料配方:春季猪的生长速度加快,对营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可以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以满足猪的生长发育需求。

2. 保证饲料质量:由于春季空气湿度大,饲料容易发霉变质。因此,要严格控制饲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环节,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饲料储存时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一旦发现饲料发霉,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猪只误食中毒。
  四、日常管理精细化

1. 合理分群:根据猪的品种、年龄、体重和性别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群,避免猪只之间相互打斗或挤压,影响生长和健康。每群猪的数量要适中,保育猪每栏饲养15-20头为宜,而育肥猪每平方米饲养1-1.2头。

总结来说,春季养猪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掌握好疫病防控、环境改善、营养管理和日常精细化管理等关键技术要点,就能有效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从而为养殖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