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豆粕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引发了饲料行业的连锁反应,众多饲料企业纷纷上调产品价格。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国内的饲料供应,也对养殖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际市场上,阿根廷产区的干旱天气导致大豆优良率持续下滑,多家机构因此下调了阿根廷大豆的产量预估。与此同时,巴西产区的多雨天气阻碍了大豆的收割进程,卡车拥堵也使得大豆出口速度放缓。这些因素共同推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价涨至7月底以来的高点1079.75美分/蒲式耳,进而带动进口大豆价格上行。
  在国内,由于前期巴西嘉吉及ADM等公司的大豆检验不合格,2月至3月的进口大豆到港量明显下降,油厂的大豆库存也因此减少。春节后,油厂尚未完全恢复开机,大豆供应紧张,再加上巴西出口延迟,导致后期大豆到港延后,工厂压榨量有限,豆粕产量较低。而下游饲料养殖企业的库存偏低,刚性需求备货较多,这使得油厂的豆粕库存持续下降,供应愈发紧张,提价意愿强烈。
  据统计,豆粕现货价格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大幅上涨,最低涨幅为490元/吨,最高达650元/吨。全国主要大中型油厂2月6日43%蛋白豆粕现货成交均价涨至3390元/吨,较春节前上涨超过150元/吨,较1月9日低点上涨达510元/吨,且涨势仍在延续。
  受豆粕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中慧农牧、山东希牛农牧、久久和牧、正虹科技、玖瑞饲料、大佑农等数十家饲料企业在春节后纷纷上调饲料价格。其中,浓缩饲料价格上涨尤为明显,最低涨幅为100元/吨,部分企业如正虹科技、大佑农等猪浓缩料上涨300元/吨;全价饲料最低涨幅也在50元/吨以上,不同企业不同品类饲料的涨价幅度各有差异。
  预计随着国内豆粕价格的持续偏强运行,其他饲料企业迫于成本压力,也将陆续上调饲料销售价格。这将对整个饲料养殖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相关从业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成本上升带来的挑战。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