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国内玉米市场迎来了多个利好消息,购销活动逐渐恢复。下游企业刚性补库需求较强,国家储备收购力度加大,推动玉米市场价格稳步上涨,预计全年将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从现货价格来看,主要产区普遍出现了上涨趋势。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在2月5日至7日期间保持平稳,但从2月10日开始逐步攀升。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2月13日,黑龙江、吉林等地的国标三等玉米收购均价比春节前上涨了30至60元/吨。华北黄淮地区的玉米价格上涨更为明显,山东和河南地区的国标三等玉米收购均价比春节前上涨了50至110元/吨。
  期货市场上,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持续震荡上行,春节后仍保持强势。2月13日,主力合约报收每吨2302元,较节前1月27日上涨0.8%,较1月最低点上涨3.5%。
  春节前售粮进度较快,使得节后主产区余粮供应压力同比有所减轻。截至2月13日,东北三省一区的售粮进度为59%,周环比提高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华北地区的售粮进度为62%,周环比提高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随着企业逐步开工和库存消耗,下游企业补库需求增加,行业开工率也逐步提升。
  尽管短期内农户可能因春耕备耕而加快卖粮变现,导致玉米价格有回落可能,但国内玉米市场整体利好因素较多,全年价格有望总体上涨。从下游需求看,生猪存栏维持高位,玉米饲用消费旺盛,玉米深加工产能继续扩张,加工企业利润好转,开工率回升,均将拉动玉米需求稳中有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四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78万头,季环比增加0.4%,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6%;生猪存栏量为42743万头,季环比增加0.1%。截至1月底,2024/25年度玉米淀粉行业平均开工率为69%,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进口方面,进口玉米数量大幅下降,外部压力明显缓解。2024年12月份我国进口玉米34万吨,同比减少93%;全年累计进口1364万吨,同比减少50%。与此同时,高粱和大麦的进口量有所增加,但仍无法弥补玉米进口减少的缺口。2025年玉米进口量有望继续下降,回到720万吨配额水平以下,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将恢复“紧平衡”,对价格回升形成有力支撑。
  国际市场方面,乙醇生产保持强劲,国际玉米需求旺盛,进一步传导拉动国内看涨预期。2月13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收盘价为每蒲式耳493.5美分,较去年12月最低点上涨10.1%。此外,政策层面的调控力度加大,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中储粮集团在东北地区增设了30多家收储库点,并发布公开收储库点206家,起到了明显的“风向标”作用。
  综上所述,在需求回升、进口下降、国际需求拉动以及政策托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2025年我国玉米市场有望进入周期性上行通道。建议广大农民朋友密切关注市场行情,把握好售粮时机,争取获得理想收益。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