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国内玉米价格继续保持震荡偏强的态势。从基本面来看,支撑这一趋势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政策层面的持续支持,使得现货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二是全球玉米供需预期继续趋紧,外盘价格也呈现震荡偏强的走势。
短期内,全球玉米市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南美产量预期的变化和整体消费预期的变动上。尽管南美天气状况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全球消费预期表现稳定,这为外盘期价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国内市场上,基层农户售粮节奏、下游消费预期变化以及替代品的表现成为三大焦点。下游消费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进口谷物的减少进一步削弱了替代品的影响,叠加政策的支持,国内市场同样以支撑为主。值得关注的是,基层农户的最后一波集中售粮压力预计将平稳消化,除非出现重大利空因素,否则国内玉米市场预期将继续震荡偏强波动。
美国农业部(USDA)对2024/2025年度全球玉米供需的预估经历了显著调整。最初,USDA预计该年度供需将相对宽松,期末库存将达到近三年最高水平。然而,随着北半球部分产区受到天气扰动,USDA逐渐收敛了这一宽松预期。自2024年9月起,全球玉米供需收紧态势加剧,到11月份时,期末库存预估降至近三年最低。随后,USDA继续下调产量预估并上调消费预期,最终导致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大幅下降。截至2025年2月,USDA预计2024/2025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将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仅为2.9亿吨,比上月预估下降303万吨,较初始预估值下降2235万吨,较2023/2024年度下降2550万吨。
国内玉米现货价格表现强劲。春节后,产销区玉米价格普遍上涨。数据显示,吉林长春二等玉米市场价格为2000元/吨,周环比上涨40元/吨;黑龙江哈尔滨价格为1970元/吨,上涨80元/吨;广东蛇口港东北二等玉米主流价格为2310元/吨,周环比上涨40元/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心态转好和下游企业的补库需求增加。此外,政策支持、现货价格处于近五年低位以及外盘价格反弹等利好因素,使得产业端悲观情绪有所缓解。上游集中售粮压力放缓,现货价格在1月份开始逐步回升。春节后,政策支持和外盘价格的延续性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的积极预期。
深加工及饲料企业的库存均有明显回落,节后补库预期较强,这对现货价格形成了惯性支撑。截至2月12日,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为445.6万吨,较节前下降127.5万吨;饲料企业玉米平均库存为30.11天,较节前下降3天左右。综合来看,节后玉米市场延续了积极预期,全球供需预期的收紧支撑了外盘价格,国内玉米价格预计将继续震荡偏强。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