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全行业扭亏的养猪企业,似乎又要迎来新的挑战。根据市场监测数据及上市猪企公告,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震荡走低,而饲料和仔猪价格却双双上涨。业内预计,2025年上半年猪价将持续偏弱震荡,全年猪价维持在盈亏线附近,猪板块的盈利分化将更加显著,中小猪企再度面临盈利危机。
微利时代,猪企们为抵御市场波动各显神通。降本增效成为重中之重,手段包括技术创新、套期保值、优化管理等。此外,借助融资扩产延伸产业链、淘汰低效产能保障现金流、探索出海新路径等也是猪企增强抗风险能力、寻求增量的重要途径。
### 猪价下行与成本上行,盈利空间压缩
近期各大猪企披露的1月生猪销售情况显示,节前猪企销售均价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具体来看,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和新希望等企业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均价均有所下滑。进入2月后,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继续下跌,尽管自2月8日起有所回升,但反弹势头能否持续仍不确定。
主流机构普遍认为,春节后需求回落导致猪价下行,可能刺激二次育肥群体入场,补库或有望提振需求,但2025年上半年猪价预计仍将偏弱震荡,全年猪价维持在盈亏线附近。
### 成本压力陡增,中小猪企承压
随着仔猪和饲料价格双双走高,部分饲料企业和猪企的经营压力陡增。仔猪价格自节前以来持续攀升,2月4日7kg三元仔猪全国均价较节前上涨23元/头。与此同时,豆粕价格上涨推高了饲料价格,通威股份、海大集团等数十家料企纷纷涨价,最高涨幅达300元/吨。
饲料及仔猪成本构成我国生猪养殖核心成本,二者在规模猪场养殖成本中占比约为60%和25%。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生猪饲料价格降至3.17元/公斤,成为上市猪企集体扭亏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随着成本上升,部分中小猪企再度面临盈利危机。
### 如何应对行业的苦日子?
业内普遍认为,养猪行业由资本驱动回归成本驱动,低利润成为常态。预计2025年猪板块的盈利分化将更显著,高成本落后产能将成为去化主体。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成为行业今年的主线任务。
#### 拼内功:主要体现为卷成本
“未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降本。”牧原股份董秘秦军曾表示,公司通过管理和创新来获得成本上的领先优势,是构建未来盈利能力的基石。面对环保压力和市场竞争,猪企将更注重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
例如,牧原股份探索低豆日粮技术,以生物合成氨基酸替代豆粕,提升饲料配方的经济性;神农集团致力于提升猪只健康度和蓝耳双阴猪群比例。同时,更多上市猪企开始使用套期保值工具,对冲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波动风险,降低采购成本。
#### 寻外力:借融资扩产或延伸产业链
2025年2月,华统股份成功获得证监会批复,定增募资16亿元,其中66%的资金将投入生猪养殖项目,24%用于饲料加工领域,剩余资金则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温氏股份则计划通过并购农牧业污染治理企业,发挥协同效应,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 去产能:淘汰低效产能,保现金流
去年11月以来,多家猪企公告中止养殖项目,回笼资金。例如,东瑞股份终止了惠州多层楼房生猪养殖项目,并将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温氏股份也因环保风险和铁路规划原因,终止了多个项目建设。
#### 拓市场:发力海外市场
受国民餐饮消费多元化影响,全国猪肉产量预计将呈现持续下滑趋势。部分猪企将目光投向海外。例如,海大集团表示海外产能建设将是资本开支的重点;新希望则设定了2025年海外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10%的目标。牧原股份也开始探索海外发展,但目前仍处于尝试阶段。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