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农村电商在中国迅速崛起,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展望下一个十年,农村电商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乡村振兴和促进县域、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引领作用。为了更好地扮演这一角色,农村电商自身也需要进行全面升级。本文将探讨未来十年农村电商的五大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升级路径。
### 农村电商的五大特点
#### 1. 战略性
商务部作为电子商务的主管部门,对新发展阶段的农村电商提出了战略性要求。这主要体现在“数商兴农”的任务和一系列战略部署上,涵盖农业和商业两个方面。农村电商不仅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兴旺、农村美丽、农民富裕,还促进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和数字化。同时,它在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因此,农村电商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成为“数商兴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 2. 引领性
无论是农业还是商业,数字化转型都要求灵敏感知、灵活应变、赋能创新和提高绩效。农村电商不仅是乡村数字产业化的新增量,也是引领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通过打破传统商业的时空界限,农村电商让农户和企业能够足不出户对接广域市场,极大地拓展了市场空间。此外,电商的数据优势有助于实现精准对接、智能决策和高效运营,从而倒逼供给侧改革,促进创新,最终提升绩效。
#### 3. 广域性
农村电商的广域性是其主流化和全局化趋势的必然结果。随着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扩大,农村电商将继续助力乡村振兴,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互联网平台、电商、新媒体和三农服务商等围绕数字乡村制定的新计划,如腾讯为村、阿里数字乡村、字节乡村计划等,将进一步拓展农村电商的应用场景。从助力限期脱贫到稳定致富,从产品电商到服务叠加,农村电商的业务领域将不断延展,“+电商”和“电商+”将成为县域乡村数字经济的新常态。
#### 4. 纵深性
未来,农村电商将不仅仅停留在交易端,而是向供给侧纵深延展。消费电商向产业电商延展、2C向2B延展,将是农村电商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前的电商扶贫主要解决“卖得掉”的问题,而未来的重点是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解决“卖得好”和“卖得久”的问题。农产品网络销售占比目前较低,约为10%,攻克B2B电商将成为农村电商未来的主攻方向。农村产业电商的纵深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 5. 长效性
政府主导的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农村电商则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现已转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增强市场主体的自我造血能力成为必然要求。为此,农村电商需采取“一体两翼”策略:“一体”是绩效导向,强调成规模、可持续、见实效、有获得感;“两翼”是供给侧改革和机制创新,即优化渠道对接、网货产品、支撑服务和政策资源的供给,同时创新资源整合方式,增强市场主体的自我造血能力。
### 农村电商的升级路径
面向未来十年,农村电商要想发挥好引领者的作用,必须进行全面升级。具体而言,可归纳为“5+1”模式:“5”是渠道升级、产业升级、服务升级、机制升级、队伍升级;“1”是农村新基建。以下是十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1. **应用牵引**:以电商大数据为先导,推动数字乡村新基建的发展,避免建和用的脱节。
2. **攻坚B2B**:以农批电商化数字化为主攻方向,攻克农业电商难点,拿下B2B的战略高地。
3. **匹配+创新**:各地应选择最匹配的电商发展方式和市场合作伙伴,基于社交网络、新媒体网络发展微电商、轻电商等创新形式,突破市场对接的阻滞。
4. **数据驱动**:积极参与和促进供应链智能化,注重与平台合作,确保货源质量过硬,并利用数据驱动供应链升级。
5. **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农产品出村与消费者进村相结合,助力农业数字化水平提升。
6. **升级服务**:优化农村电商服务载体,如村级电商站点、县级公共服务中心等,提升其绩效和服务能力。
7. **创新机制**:建立长效利益机制,激发内生活力,培育造血功能,确保参与主体尤其是农户和农企有获得感。
8. **标准化/品牌化**: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工作,特别是注重品质稳定可靠的标准化要求。
9. **队伍升级**:培养更多具备“数商兴农”新能力的电商人才,通过龙头带动和组织化创新提升队伍素质。
10. **内外结合**:通过“上云、用数、赋智”,逐步扩大和深化数字技术在农业主体中的应用,实现由外到内的数字化转型。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