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养猪行业中,开源节流成为了猪场能否持续运营的重要因素。这不仅关乎减少开支,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使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尤其对于中小养猪场而言,这是投资人容易忽视的问题。
### 一、重视人的能动性
即使进入了智能机械化养猪时代,现场操作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依然至关重要。2023年春,浙江某猪场因断电导致百多头母猪被闷死,尽管该猪场配备了智能化环控设备,但人为疏忽仍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猪场管理中,人和猪都是生命体,都应享有舒适的生存环境。我们可以借鉴老子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在猪场管理中,这一理念可以理解为“投资人法员工,员工法生猪,生猪法绩效”。随着社会的发展,员工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既适应猪场环境又能熟练掌握技能的稳定员工是猪场高效生产的保障,也是投资人的最大财富。
#### 1. 具有事业心的场长
由于投资人通常不驻场,猪场的日常管理和问题解决依赖于场长。一个稳定的场长不仅能带领团队,还能确保投资人的管理意图得以落实。场长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感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生产效益。要找到理想的场长,除了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和有吸引力的薪资制度外,投资人的人格魅力和与场长的默契配合也非常重要。
#### 2. 必要的福利与凝聚力的营造
员工在猪场的工作不仅是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有吸引力的薪酬固然重要,但好的福利条件更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例如,提供丰富可口的饭菜、舒适的居住条件、夏季消暑汤、冬季防护手套等看似微小的投入,实际上是回报最高的投资。
### 二、必要的投入是开源节流的保障
#### 1. 光线对养猪的影响
光照在养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促进猪的血液循环和肠胃蠕动,增强营养吸收和抵抗力,还对繁殖、生长和发育有着积极影响。不同阶段的猪对光照的需求各异:
- **仔猪**:4月龄前每天需要保持18小时光照,强度建议在50-100lx。充足的光照能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提高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 **母猪**:后备母猪每天需14小时光照,繁殖母猪则需12-16小时,强度建议在60-100lx。适当的光照能增强生殖系统的功能,提高生产力和仔猪成活率。
- **育肥猪**:光照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不超过10小时,强度建议在60-100lx。过长时间的光照会减少休息时间,影响生长速度。
- **种公猪**:光照时间控制在8-10小时,强度建议在60-100lx。适当光照能提高精液质量,但过长的照明时间会导致性情暴躁。
#### 2. 岗位的合理配置
减员增效是常见的经营手段,但如果人手过度紧张,反而会导致工作顾此失彼,操作“偷工减料”。例如,分娩车间若人员不足,产房员工可能负担过多任务,无法兼顾所有细节,最终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率。因此,合理的岗位配置至关重要。
### 三、养成清理清洁工作习惯的意义
形成清理清洁的工作氛围不仅能创造良好的环境,还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及时清理和维护设备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保持猪舍卫生可以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猪的健康水平。总之,良好的清洁习惯是猪场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