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过半之际,国内生猪市场的价格走势呈现出底部拉锯的态势。春节过后,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猪价重心迅速下降。具体来看,节后猪肉购销活动陷入低谷,内销市场需求疲软,城市刚需不足,屠宰场开工率提升乏力,导致白条肉购销冷清,屠企承接能力有限。与此同时,养殖端出栏相对积极,主流集团猪企在节后获利了结,增量出栏意愿较强,市场基本面偏空,标猪报价回落至7.2元/斤左右,较节前下降超过8%。
  进入2月中旬,尽管猪价短暂触底后出现涨跌拉锯的表现,但市场基本面仍然偏弱。然而,情绪变化为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从供需关系来看,猪价面临下行压力。一方面,2月中下旬后,猪肉购销缺乏实质利好,虽然学生返校和工厂全面复工改善了堂食消费需求,但由于居民节后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春节囤货尚未消耗殆尽,餐饮和旅游消费有所降温,整体猪肉购销依然不振。此外,部分消费城市白条存在剩货压力,主流屠企因白条成交不足而面临亏损风险,压价收猪的心态较为强烈。
  另一方面,在生猪出栏方面,节后散户和集团猪企变现意愿较强,普遍看空后市,有较强的获利了结意愿。根据样本机构调研,本月中下旬规模猪企计划出栏1117万头,日均出栏量较大。由于中上旬出栏节奏缓慢,中下旬市场存在一定认卖情绪,尤其是生猪近月合约报价偏低,养殖户缺乏压栏增重的积极性。
  在供需博弈下,理论上本月中下旬猪价将以震荡下跌为主。然而,短时间内受情绪变化影响,猪价仍有一定的支撑。最近几日,由于国内标肥价差较大,肥猪价格维持较高水平,这刺激了部分地区二育入场的积极性。叠加气温回暖,猪场疫病压力减轻,二育入场意愿有所增强。因此,部分集团猪企缩量拉涨心态升温,规模猪企也有涨价出栏的操作。
  综合来看,基于市场多空两方面的因素,预计2月18日标猪出栏报价将上涨0.12元/公斤,屠企报价回升至14.75元/公斤,市场延续震荡走高的局面。未来需关注二育入场情绪的变化以及养殖端出栏节奏的变化,以进一步判断猪价走势。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