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生猪价格呈现反复波动的态势。大场的价格上窜下跳,整体来看,相较于春节期间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在这种背景下,饲料价格上涨和仔猪价格居高不下成为影响生猪市场的重要因素。那么,未来的生猪行情将会如何演变?
  根据最新数据监测,2月15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87元/公斤,较前一天微涨0.11元/公斤。从全国范围来看,各个地区的价差不大,大多数地区的价格集中在14元左右。其中,华东和华南的部分沿海地区价格较高,达到15元以上,而西北地区如新疆、甘肃等地的猪价已经跌破14元。
  据一线信息显示,南方地区二育(二次育肥)的现象有所增加,导致南方部分地区的猪价整体上涨了1-5毛/公斤。具体来看,广东上涨0.49元/公斤,广西上涨0.34元/公斤,福建上涨0.34元/公斤,云南上涨0.25元/公斤。
  节后需求回落和终端消费疲软拖累了市场信心,同时标猪供应阶段性增加,使得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此外,豆粕价格一路飙升,最高报价已接近4000元/吨,15公斤仔猪的价格也大多涨至600元/头,这些因素直接拉高了生猪养殖成本。更严峻的是,官方数据显示,规模猪场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约4%,意味着2月和3月的生猪出栏压力较大。
  集团企业的生产计划性较强,缩量挺价的空间有限,预计将在“降价保量”的策略下进行生猪出栏。与此同时,全国育肥饲料产量同比增长4%以上,进一步印证了接下来两个月面临的出栏压力。然而,唯一的利好消息是南方部分地区的二育增量,这有助于稳定猪价,使其不至于快速跌至地板线。这也是未来3个月内猪价存在的机会。
  总结来看,生猪市场已从“暴利时代”转向“微利常态”,行业竞争的焦点也从“拼规模”转向“拼效率”。养殖主体需要立足长期主义,通过技术升级和精细化管理来应对市场的周期波动。未来1-2个月,建议密切关注产能变化信号以及大场的出栏节奏和出栏量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