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萎缩性鼻炎并非普通的小毛病,它一旦在猪群中爆发,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并大幅降低养殖效益。养猪人辛辛苦苦养大的猪,因为这种疾病而生长速度变慢、出栏时间延长、饲料转化率降低,不仅浪费了大量饲料,还增加了额外的精力和成本。更严重的是,患病猪容易继发其他呼吸道疾病,威胁整个猪群的健康。因此,了解猪萎缩性鼻炎并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每位养猪人的必修课。
猪萎缩性鼻炎,全称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主要是 D 型)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C 型)共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球菌,能根据环境变化在有毒菌株和无毒菌株之间切换;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则更为凶猛,能产生皮肤坏死毒素,直接攻击猪的鼻甲骨。幼猪,尤其是1-4月龄的仔猪,是这种病菌的主要目标。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尤其是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时,猪群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此病。
及时发现猪萎缩性鼻炎的症状是防治的关键。早期症状包括连续或断续性打喷嚏、呼吸困难、流鼻涕等。随着病情加重,鼻部分泌物会从透明浆液变为黏稠脓性,甚至出现血样分泌物。病猪的眼角会出现黑色泪斑,面部也可能发生变形,如鼻子变短、变歪或上颌歪斜。这些外观变化不仅影响猪的美观,还会显著减缓其生长速度,增加养殖成本。长期不治疗的病猪甚至可能成为僵猪,基本停止生长。
要有效防控猪萎缩性鼻炎,必须深入了解其发病根源。环境因素是重要帮凶,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猪舍会使猪群呼吸道黏膜变得脆弱,增加感染风险。饲养管理不当也是诱因之一,如饲养密度过高、饲料质量差、饮水不干净等问题都会降低猪群的免疫力。此外,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主要致病元凶,它们潜伏在猪群中,随时准备发起攻击。
预防措施是控制猪萎缩性鼻炎的关键。首先,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严格检疫新引进的种猪,并隔离观察2-3个月。其次,及时淘汰病猪,防止病菌传播。改善饲养管理也至关重要,包括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通风条件、保持猪舍清洁干燥以及严格执行消毒卫生防疫制度。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同样重要,妊娠母猪和仔猪应按时接种疫苗,饲料中可适量添加药物以抑制病菌生长。
科学治疗对病猪康复至关重要。抗生素如磺胺噻唑钠注射液、庆大霉素等可用于全身治疗,同时配合黄芪多糖、维生素C等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局部治疗也不可忽视,用鲁格氏液、硼酸溶液等冲洗鼻腔,清除分泌物和病菌。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帮助病猪尽快恢复健康。
养殖户老张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去年春天,他发现几头仔猪频繁打喷嚏、流鼻涕,起初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但几天后病情加重,更多的猪出现相同症状。兽医确诊为猪萎缩性鼻炎后,老张立即采取隔离病猪、彻底消毒猪舍、调整饲料配方、接种疫苗等一系列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病猪逐渐康复。这次经历让老张更加重视猪舍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健康检查。
总之,猪萎缩性鼻炎虽然是一大难题,但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防治方法,就能有效降低其危害。从日常饲养管理到疫苗接种、药物预防和治疗,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养殖户们应时刻关注猪群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确保养猪事业顺利发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