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饲料的选择中,预混料、浓缩料和全价料是养殖户常用的三种类型。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了解这些饲料的特点,可以帮助养殖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饲料类型,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 浓缩料:灵活调整成本
浓缩料由预混料和蛋白饲料组成,需另添加能量饲料。其主要优势在于:
1. 当豆粕价格较高时,可以通过调整配方降低成本;
2. 备料时可以不购买豆粕,减少劳动量。
然而,浓缩料也存在一些劣势:
1. 成本比预混料高0.1-0.2元/斤;
2. 蛋白含量偏低,适合喂养土杂猪。
  ### 全价料:便捷但成本较高
全价料是将预混料、蛋白饲料和能量饲料经过粉碎、混合、制粒等工艺加工而成。它的优点包括:
1. 饲喂方便,节省劳动力;
2. 水分较低,便于储存;
3. 浪费较少。
但是,全价料也有明显的缺点:
1. 成本过高,比预混料贵0.2-0.4元/斤;
2. 成分不可控,无法看到具体配方;
3. 制粒过程中温度达到70-90℃,会破坏50%左右的维生素,酸、酶制剂活性减少80%,木聚糖酶减少90%。
  ### 预混料:原料可控且灵活
预混料由维生素、矿物质和载体组成,需另添加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其优势在于:
1. 成本低,原料新鲜可控;
2. 方便添加保健和治疗药物。
然而,预混料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 劳动量较大,增加了劳动成本;
2. 需要库存原料,加大了资金投入,降低了资金利用率。
  #### 不同比例预混料的特点
预混料的比例通常有0.1%-6%,不同比例的预混料适用于不同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一般情况下,配方比例越小,性价比越高。以下是几种常见预混料的成分和特点:
- **0.1%-0.5%**:主要用于大中型饲料厂,包含维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剂和防霉剂,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配方成本,保证畜禽健康。
- **1%-2%**:在0.5%的基础上增加了氨基酸和药物等生长促进剂,适合有一定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饲料厂和养殖场,能节约蛋白质,促生长,预防疾病。
- **4%-6%**:在1%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蛋白质、钙、磷、盐等,只需添加玉米、豆粕、次粉即可配制优质全价饲料,适合饲料厂、养殖场和农户使用。
  #### 预混料加工工艺要点
预混料的加工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其质量和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粒度**:微量活性成分的用量较少,需通过减小颗粒体积来增加分配量。
2. **载体**:载体用于承载活性成分,分为有机载体和无机载体。有机载体容量小,粘着性好,无机载体容量大,粘着性差。
3. **含水量**:有机载体的水分应控制在10%以下,最好8%以下,以防止活性成分被溶解或破坏。
4. **微生物**:载体附着的微生物越少越好,腐败发霉的物料不得作为载体。
此外,预混料的加工还涉及粘着性和静电荷等问题,植物油可提高载体的粘着性并消除静电荷。
  ### 简陋设备对预混料效果的影响
许多猪场使用的预混料设备简陋,生产工艺粗糙落后。加上采购的玉米、豆粕、麦麸等质量较差,虽然价格低廉,但实际使用效果与全价颗粒料相差甚远,严重阻碍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预混料的一个明显优势是可以在其中方便地添加保健和治疗药物,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率,防病保健。以养为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