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这主要是由于疫苗中存在异种动物的异原蛋白。这些异原蛋白来源于疫苗毒株在特定细胞内的繁殖过程。尽管生产过程中尽力分离毒株与细胞培养物碎片,但仍然可能有少量细胞残片和蛋白质混入疫苗。这些外来蛋白质进入猪体内后,会引发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猪发生过敏现象。
疫苗中的佐剂也是诱发猪过敏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见的佐剂如矿物油、铝胶和蜂胶,在疫苗中起到产生无菌性脓肿的作用,以利于疫苗的缓慢吸收。然而,作为机体的异物,矿物油和白油可能导致组织水肿、损伤和肿胀,从而引发迟发型变态反应,这也是导致猪群过敏的重要原因之一。
猪群的个体差异和饲养条件对疫苗反应的影响显著。体重超过70公斤的猪通常很少发生过敏反应;而运动量大、抗逆性强的混养或放养猪,对疫苗的反应也较小。相反,单栏限饲的后备猪由于缺乏运动,抗逆性和抵抗力较弱,因此对疫苗的反应更为强烈和迅速。
母猪在怀孕期间接种活疫苗时,疫苗中的菌(毒)种或其他成分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成为潜在的过敏源。当仔猪出生后再次接触这些成分时,就可能发生免疫变态反应。
对于发生过敏反应的猪,应立即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 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每头猪1-2毫升。
2. 使用1%硫酸阿托品肌肉注射,大猪每头3毫升,小猪每头1毫升。
3. 对于体温升至40.5℃左右的猪,可用青霉素加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对食欲不振的猪可配合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等免疫增强剂。
4. 减少环境中的嘈杂声,创造安静的环境,避免各种应激因素,有助于猪体质的恢复。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