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2023年全年生猪出栏量超过7.2亿头,同比增长3.8%,猪肉产量高达5794万吨,同比增长4.6%。随着生猪养殖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进程加速,土地资源稀缺、环境保护压力及疫病防控挑战等问题日益突出,迫使行业探索创新的养殖模式以支撑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楼房规模化养猪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推动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本文将对这一模式的发展现状、优势、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全面综述,为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 楼房规模化养猪模式发展现状
楼房规模化养猪属于一种集约化的猪场设计,最早的成功案例出现在黑龙江双鸭山市友谊农场,取得了积极的养殖成效。尽管早期受限于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工艺的成熟度,生产效益未立即显现显著优势,但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楼房规模化养猪模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吸引了众多大型企业的投资布局。
湖北襄大农牧集团斥资10亿元在宜城市打造了15层立体化养殖项目,年出栏量达40万头;温氏食品集团与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也在广东云浮和贵州安顺分别投资建设了多层立体楼房猪场,实现了规模化、高效化的生猪生产。这些成功案例表明,楼房规模化养猪模式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 优势
#### 节约土地资源
传统平层猪场对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而楼房规模化养猪模式通过紧凑的空间布局,大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研究表明,建设一个年出栏1万头商品猪(母猪600头)的猪场,传统平层模式需用地约3.33至6.67公顷,而多层楼房模式仅需约0.67公顷,按1栋8层计算占地面积更小。
#### 疫情防控高效
楼房养猪模式以其紧凑的设计特点,在生物安全防控上展现出显著优势。通过灵活规划防疫体系,构建相对独立且封闭的内部环境,减少了猪群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智能化系统和消毒设备的应用也进一步提升了生物防控效能。
#### 环境污染小
楼房养猪模式通过楼层设计优化粪污处理流程,实现粪尿源头分离,提升了后续处理效率与资源回收率,有效解决了传统猪舍面临的粪污处理难题。
#### 管理方式智能
楼房养猪模式融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饲喂、清粪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极大减轻了人力负担。借助自动感温、感光设备和气体浓度感应器,确保了生长环境的舒适与稳定,有利于猪只健康生长与快速增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融入,该模式正逐步成为新技术应用的理想平台。
### 现存问题
#### 楼房设计不合理
当前楼房规模化养猪的相关政策不完善,缺乏国家或行业标准,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实际建设过程中,企业往往只能依据自身情况摸索设计,导致设计存在诸多不足,如简单的平面叠加、进出通道混用、养殖密度过高、空气质量差等。
#### 楼房工程造价高
楼房集约化养猪模式的造价成本较高,主要源于多层结构带来的额外建设需求。尽管多层设计分摊了地基成本,但楼梯、斜坡通道建设及先进养殖设备的安装都大幅提升了前期资金投入。
#### 疫病防控压力大
楼房集约化养猪模式的养殖密度显著提高,一旦疫病防控管理出现纰漏,疾病将迅速蔓延,对养殖效益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该模式对疫病防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 改进措施
#### 科学选址,合理设计楼房布局
楼房规模化养猪模式的选址及具体建设要求严格,需重点考察地质条件,尽可能选择利于建设多层建筑的地点,减少基础投资。猪场的规划与布局应充分考虑各区人员与物资的流动,将其分为生产区、隔离区、生活区等区域,每个楼层乃至每个单元保持相对独立,便于实施精准管理与控制。
#### 加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构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需贯穿于每个工作流程,包括人员与猪只的流动管理、饲料安全输送、小气候精准调控以及污物高效收集与处理。人员与猪只的流动应设计为单向、封闭式通道,避免交叉感染;饲料输送系统需确保稳定、封闭,减少污染风险。
#### 严格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围绕全流程养猪展开,可采用产品专业化模式或工艺专业化模式。无论是选择哪种模式,需精准匹配母猪存栏量,预备足够后备公母猪资源,科学规划猪舍栏位的使用策略,确保繁殖周期与栏位流转的顺畅衔接,从而优化繁殖节律。
### 未来展望
未来,楼房规模化养猪模式将会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新增猪场中楼房猪场占比会继续增加,推动政府、企业、养殖从业人员共同参与楼房规模化养猪模式的发展,推动养猪业升级转型。
#### 推动楼房养猪模式规范化
政府牵头,全行业参与,共同制定楼房规模化养猪模式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通过此举促进该养殖模式的快速普及与健康成长,提升整个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大型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主动进行转型升级,树立行业标杆,展示先进养殖模式的优势与成效。通过这一连锁反应,整个生猪养殖业将逐步向节约用地、减排环保、疫病防控能力强、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 强化生产管理和教育培训
楼房规模化养猪模式对一线养殖人员和管理团队的技术水平要求高。企业应定制操作手册和管理制度,加大对养殖技术团队与生产管理层的培训力度,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与管理水平,确保新模式的各项要求得到有效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对于提升养殖效率、增强防疫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生猪产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