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生猪(品种:外三元)均价为15.81元/公斤,较昨日上涨了0.26元/公斤。全国猪价除海南省、西藏自治区以外,其他省份均上涨。共有29个省市上涨,其中11个省市涨到了8元以上。重庆市涨幅最高,较昨日上涨了0.41元/公斤。

从市场供需来看,近期猪价的上涨主要受到多重因素的推动。首先,随着天气转凉,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旺季,加上元旦等节日的备货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猪价的上涨。其次,部分地区的生猪供应偏紧,尤其是大猪的短缺,导致市场对大猪的需求更为旺盛,从而推高了价格。此外,养殖户的看涨情绪也有所升温,部分养殖户选择减少出栏量,以期在高位市场中获得更高的收益。
尽管猪价上涨,但整体盈利水平仍处于合理范围内。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2024年1-10月份,全国生猪头均盈利为20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8元。这一数据表明,尽管市场波动较大,但生猪养殖行业整体仍保持了较好的盈利状态。
未来猪价的走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随着冬季腌腊和节日期间的消费增加,猪价有望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另一方面,春节过后,市场供需关系可能会出现变化,猪价可能会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因此,养殖户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
当前生猪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局面,猪价持续上涨,养殖户的盈利状况也有所改善。然而,未来猪价的走势仍需关注市场供需变化及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养殖户应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灵活调整生产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1月的生猪供应量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总体趋势可以总结如下:
理论供应量增加:根据能繁母猪存栏和新生仔猪数据的推算,2025年1月生猪的理论出栏量环比微减,但整体供应量仍呈现增加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较高,以及养殖端的补栏和出栏节奏加快。
实际供应量可能超出预期:尽管理论出栏量环比微减,但由于12月份标猪消化水平滞缓,部分生猪可能延迟至1月份出栏。此外,由于春节在1月底,部分养殖户可能会提前减重出栏,因此实际供应量可能会超出预期幅度。
市场供需变化:进入2025年1月,随着春节前的腌腊需求增加,生猪市场供需两旺,供应压力可能有所缓解。然而,由于整体供应较为充裕,市场对猪价形成利空影响,可能导致猪价继续偏弱运行。
养殖端行为的影响:部分企业可能会在1月份加速减重出栏,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市场供应量。同时,二次育肥操作也可能影响实际供应情况。
2025年1月的生猪供应量预计会因理论出栏量的增加、部分生猪延迟出栏以及养殖户提前出栏等因素而呈现一定的增长。总体来看,供应端的增量可能会对猪价形成一定的压力。
【版权声明】来源:养猪网。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