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年底前猪价不太可能大幅下跌
对未来的行情进行研判,王祖力认为,现在总的大趋势处在一个上行周期的过程中,而且现在市场的情绪没有那么强,大家没有那么极端的压栏,没有那么疯狂的二次育肥,也就意味着未来猪价它不太会有大幅度下跌的风险。现在价格出现阶段性的小幅度回调,属于正常现象,目前价格依然处在上行周期的过程中。
大家关心价格到底能涨多高,现在20元/公斤到底正常不正常?怎么来研判?王祖力认为产能去化的深度最终决定了上行周期价格上涨的高度。猪周期一直存在,而且会长期的存在,只是说这个周期波动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第五轮周期从2022年开始到2024年1~2月份结束,第六轮猪周期跟以往周期不一样。
预判未来趋势行情,首先看现在猪周期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产能周期是驱动生猪价格周期的核心驱动逻辑。能繁母猪产能波动驱动生猪价格波动滞后十个月(母猪怀孕4个月+育肥6个月),从下图产能变动驱动生猪价格变动可见,它们之间是非常典型的负相关关系。

蓝色趋势线——全国能繁母猪产能变化趋势
黄色趋势线——全国猪价波动趋势
2023年以来产能累计去化9.2%,这一轮去化幅度比上一轮(8.5%)强,根据历史规律来研判,上一轮周期上涨-下跌的平均价格是20.22元/公斤,这轮价格上涨的潜力会比较强。王祖力谈到两个指标,最基本的依据是产能去化到位,这一轮产能去化到今年4月份3986万头,理论上来讲带动价格上涨到20元/公斤左右。
但年初大家对今年的行情持非常悲观的情绪,认为今年的价格高点也就是15~ 16元/公斤,认为今年的价格涨得不正常。可实际上价格已经达到了21元/公斤以上,最近下跌到20元左右,但根据产能去化幅度得出的结论:今年价格涨到20元左右是正常的,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所以今年以来价格的上涨,是基本面的支撑,但市场仍然有很多声音质疑是情绪、二育、压栏惜售拉涨猪价。

从近两个月农业农村部监测的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量来看,7月份最新的屠宰量同比去年下降了超过9%,供应减少9%,价格上涨30%~40%是正常现象,所以对今年价格应该涨,不用去质疑,而且涨的幅度不应该小。
另一个重要指标是生猪出栏体重,二次育肥多,必定会快速增长出栏体重。但是今年以来,虽说上半年有小幅度的增加,但是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季节性的增长,增长缓慢,而且增长还在往下降。这说明大家对未来价格没有信心,从而不敢极端的压栏,不敢非常疯狂的二育。
此外,还有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比如说猪病疫情、消费问题,以及能繁母猪生产效率提升等问题,但王祖力在此想强调的是市场情绪,如果今年大家依然能够保持谨慎的情绪,即使接下来的几个月供应可能会有小幅度的增长,但消费增长的幅度可能会比供应增长的幅度更大,今年年底之前市场行情都不太会有大幅度下跌的空间。
来源:网络综合 猪场动力网 。致敬原作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