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生猪期货价格继续走低,截至上周五收盘,生猪期货主力2411合约收于17790元/吨。这一价格走势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涉及市场整体环境的影响,也反映了供需变化和市场预期的调整。
  ### 一、价格下跌原因分析

9月以来,国内资本市场整体缺乏积极因素提振,风险资产价格持续下滑。农产品板块在8月创下年内新低,饲料养殖产业链的价格重心随之下降,导致养殖成本降低,进一步拖累了远端猪价。与此同时,市场对未来的消费预期较为悲观,特别是在估值较高的商品中出现了补跌现象,使得生猪期货价格在9月初迅速回落,期现价格出现背离。

具体来看,中秋节前养殖单位的出栏量增加,虽然节日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需求,但高温天气压制了消费需求,供应增量明显大于需求增量。此外,8月价格冲高回落后,市场对未来猪价走势存在分歧,养殖户信心不足,认卖情绪增强,节前放量出栏导致猪价进一步走低。进入9月,生猪出栏计划增加,养殖户抛售积极性较高,尽管屠宰量有所增加,但并未带动现货价格上涨。市场普遍担忧节后价格承压,期货价格提前反映了这种弱预期。
  ### 二、市场供需现状

现阶段,生猪现货市场呈现出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规模猪场在9月增加了出栏计划,中小养殖户也在节前加大了抛售力度,市场预估供需双增,但供给增量高于需求增量。消费者对高价猪肉的接受度较低,导致现货价格震荡下行。不过,总体来看,全国外三元商品猪均价仍维持在19.24元/公斤左右,饲料价格较低,养殖利润可观。据估算,外购仔猪养殖利润约为450元/头,自繁自养利润则超过600元/头。
  ### 三、当前市场形势

目前正值中秋至国庆的供需双旺时节,9月中旬屠宰量显著增加,需求端有所改善,终端走货加快。然而,由于出栏量保持高位,生猪供给依然充足。养殖利润处于高位,养殖户担心价格过高后会面临回调风险,因此急于落袋为安,出栏积极性较高。

专家吴昊指出,9月学校开学和气温下降带动了屠宰量的增加,河南标猪价格达到19600元/吨,自繁自养利润超过500元/头。由于担忧节后价格下跌,养殖户在节前主动抛售止盈的现象增多,日出栏量持续增加。在供需双增的格局下,市场价格波动加剧。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