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一个地处豫西南的小县城,孕育了全球出栏量最大的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企业——牧原股份。经过30余年的发展,从起初的22头猪起步,到2023年实现生猪出栏6381.6万头,牧原股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企业。公司始终坚持“创新”理念,抓住行业发展机遇,以科技赋能养猪,坚持养猪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高质量成长的道路。2024年,牧原股份迈出海外发展的第一步,开启了技术输出的新阶段。
  牧原股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持续破解养猪生产难题,提高生产效率。走进牧原智能设备研发中心的智能科技展厅,宛如置身一家高端装备公司,展厅内摆满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研发的生猪养殖行业产品,如猪舍模型、空气过滤装备、智能饲喂装置、巡检机器人、猪群咳嗽管家和自动清洗机器等。这些自主研发的产品适应养猪场特定环境,确保精准度和可靠性。
  智能养猪极大地改善了养猪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牧原股份旗下一家生猪繁殖场的场长曹江理表示,过去养猪需要人工背饲料喂猪,现在通过管道运输,只需观察猪进食情况即可。智能饲喂系统能够根据猪的需求自动投放水和饲料,并采集采食数据,为生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未来,牧原股份将继续在智能装备材料方面研发绿色环保材料,在数智化建设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工厂,助力降本增效。
  成本控制是养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牧原股份坚持创新从底层发力,从种猪、饲料、养殖生产等多方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数据显示,公司10月份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3.3元/公斤,较年初下降2.5元/公斤,年底有望降至13元/公斤,在行业内保持成本领先优势。
  近年来,我国生猪产业朝着更高效率、更高品质、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向迈进。牧原股份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的原则,推行种养循环模式,开发利用绿色新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内乡县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产业园,21栋楼房猪舍整齐排列,所有楼房猪舍安装了空气过滤系统,空气质量达到医院ICU标准。粪肥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养殖与农业结合,实现“猪养田,田养猪”的循环经济模式,减少了化肥使用,改善了土壤,助农增收。
  牧原股份将绿色低碳环保贯穿于养猪全产业链。例如,推广无供热猪舍、利用屋顶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沼气综合利用等方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公司还公开低豆日粮配方,带领行业节能减排。数据显示,牧原股份2023年碳排放量强度为0.964kgCO2e/kg猪肉,同比降低3.4%,2024年以来碳排放强度为0.91KgCO2e/kg猪肉,为行业水平的50%。
  当前,生猪养殖行业正经历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的转变,部分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越南由于地理位置、市场需求等优势成为多数企业的首选。今年9月份,牧原股份与越南BAF农业股份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始探索海外市场。公司将为越南BAF公司提供猪场设计、生物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推动当地养猪产业向高效、高品质、绿色方向发展。
  展望未来,牧原股份仍将深耕主业,优化经营管理,提升盈利能力,更好地回报股东。同时,公司会坚持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提升生产效率,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