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养猪行业将迎来新的挑战。在经历了2024年的波动后,猪价红利逐渐消退,饲料价格可能再度上行,产能去化速度变慢,猪周期缩短。这些因素将对猪企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4年第三季度,大部分上市猪企实现了盈利,主要得益于猪价回暖和降本增效。牧原股份以96.52亿元的净利润位居首位,同比增长9030.2%;温氏股份以50.81亿元紧随其后,同比增长3097.03%。然而,猪价在8月中旬达到峰值后开始震荡下跌,截至12月19日,国内生猪价格降至15.8元/公斤,创下5月下旬以来的新低。
  2024年猪价走势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特点。腌腊行情未能提振需求,市场预期转弱,这为2025年的盈利水平带来了新的挑战。业内预计,2025年猪价或将平稳回落,行业内的盈利分化将更加显著,高成本落后产能将成为去化的主体。
  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一些大型猪企改变了激进扩张的方式,采取了更为谨慎的策略,即“深挖洞、广积粮”。这背后的原因包括融资端收紧、自身负债高企以及对未来猪价红利减弱的共识。多家机构和分析师认为,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未来的猪周期可能会更短,波动也会更大,但资产负债表稳健的企业将优先受益。
  为了应对成本压力,猪企纷纷加大了降本增效的力度。牧原股份表示,未来成本下降的空间不仅来自于技术层面,更多地将依赖管理层面的优化。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同时,温氏股份也强调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规划在2025年实现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6.5元/斤以下的目标。
  与此同时,部分中腰部企业仍对扩产保持兴趣。例如,华统股份计划募资不超过16亿元用于生猪养殖和饲料加工项目,预计将新增44.8万头生猪产能。京基智农则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9.3亿元,投向云浮和贺州的生猪养殖项目,预计新增100万头生猪产能。然而,整体来看,行业扩产较为谨慎,更多的企业选择提质增效,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