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石化承担的玉米纤维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研究开发科研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并通过了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专家组的验收。该项目利用低碳生物合成技术,通过基因编辑对草酸青霉菌株的生物酶系统进行重构,获得了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生物酶系,实现了绿色生物质原料的高值化利用。这一成果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项目负责人、研究院新能源三级工程师胡世洋介绍,玉米皮(玉米纤维)在玉米深加工企业中通常作为饲料外卖。而该项目通过选育的纤维素酶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够高效降解玉米皮,将其转化为可发酵糖,并通过酵母进一步转化为乙醇,从而为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于2021年1月启动,历时三年,科研人员经过多次试验,成功获得了适合用于生产玉米纤维降解转化用的纤维素酶系生产工程菌株。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玉米纤维的纤维素酶解糖化工艺和胶体磨结合纤维素酶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工艺,并研发出了以玉米粉浆为原料的玉米纤维转化乙醇技术。
为进一步开展产酶放大和过程优化试验,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双联5升发酵罐的拆解、消毒灭菌以及pH电极和溶氧电极的维护工作,最终实现了双联5升发酵产纤维素酶装置的顺利开车。这标志着该项目不仅在实验室阶段取得了成功,也为后续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