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猪场近期遭遇了一次严重的疫情,328头仔猪先后出现了病症,情况急转直下,短短8天内就有73头仔猪不幸死亡。在疫情初期,养猪场采取了多种药物治疗,但效果甚微。临床检查结果显示,仔猪体温普遍升高,介于40.5℃到41.7℃之间;呼吸频率和心率也明显加快,分别达到了32-45次/分钟和93-106次/分钟。仔猪表现出食欲减退甚至完全不进食的现象,精神状态不佳,身体发抖,眼睛周围有分泌物。部分仔猪出现了包皮积尿、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肤上有出血点的症状,有的仔猪出现便秘或腹泻,粪便中可见大量肠粘膜脱落,恶臭难闻。有的仔猪关节肿大且局部发热,有的仔猪两耳呈紫红色,皮肤上还出现了黄褐色小点。
对病死仔猪进行剖检,发现仔猪全身皮肤上有小点出血,关节腔内有积液或积脓现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出血;肝脏可见白色坏死结节;脾脏肿大且边缘有梗死,部分边缘呈现锯齿状;肾脏表面颜色淡且有多个出血点。结肠和盲肠的粘膜发生坏死,部分盲肠形成了纽扣状溃疡,有的回肠粘膜严重坏死,表面覆盖有黄褐色假膜。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出血。胃粘膜发生坏死和溃疡,表面覆盖有假膜或形成了灵芝状的结构。肺部有出血和肉变现象。心肌质地变得柔软,颜色较淡,表面不光滑。
综合临床症状及剖检结果,初步诊断为猪瘟、链球菌病、副伤寒的混合感染。随后通过PCR检测确认了猪瘟的存在,并通过血液涂片检查发现链球菌和一些杆菌,进一步的分离培养和生化检验确认了沙门氏菌和支原体的存在,最终确诊为猪瘟、链球菌病、副伤寒和气喘病的混合感染。
治疗方案包括使用猪用抗多病免疫球蛋白、青霉素、黄芪多糖注射液、恩诺沙星原粉以及中药配方。治疗过程中仔猪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体温恢复正常,食欲逐渐恢复。但由于部分仔猪仍有咳嗽和便秘的现象,治疗方案中加入了土霉素原粉和人工盐以缓解这些症状。
5月28日的追踪结果显示,除了极个别仔猪仍有轻微咳嗽外,其余仔猪均已恢复正常,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一案例展示了在面对复杂混合感染时,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