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即刚断奶的仔猪,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特别护理后才能进入育肥阶段。由于保育猪非常小,刚从母乳过渡到以饲料为主食,因此它们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后死亡率也很高。提高仔猪保育期的成活率一直是养猪户面临的一大挑战。
  ### 断奶应激的管理
  仔猪断奶时,许多养猪户采用一次性断乳法,这会导致仔猪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容易生病。更为科学的方法是采用逐渐断乳或分批断乳,通常在5天内完成断乳过程。同时,应遵循"三维持"原则,即让仔猪留在原圈,不进行转群分群,并继续喂食哺乳仔猪料。
  使用保育床可以有效帮助小猪减少转群应激。保育床与产床上仔猪活动栏相似,有助于仔猪快速适应新的养殖环境,减少应激反应。此外,保育床还便于仔猪的管理,通过漏缝地板、围栏、自动食槽等设计,猪场可以轻松实现仔猪的规模化管理,减少日常清洁工作量。
  ### 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由于保育猪体重小、抵抗力弱,因此需要提供干燥、温暖、通风的生长环境。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25℃以上,冬季则不应低于20℃,否则可能造成仔猪伤亡。此外,应避免向仔猪泼水,并保持猪圈的干燥与通风。
  保育床有助于隔离粪便,降低仔猪患病率。其离地面约30厘米的高度和采用的塑料漏粪地板可以为小猪提供清洁、干燥、温暖、空气新鲜的生长环境,从而减少仔猪患病的机会,提高猪场的整体生产效率。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