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攀升至20.4元/公斤的阶段性高位,显著高于2023年末的13元/公斤。这标志着2024年以来的猪周期第四次触底阶段逐渐结束,养猪企业开始步入盈利阶段。作为国内第三大养猪企业,新希望在这一背景下实现了生猪养殖业务的盈利。根据其半年报预告,新希望在5月份实现了扭亏为盈,预计第二季度单季盈利约为7.5亿元。
8月2日,新希望发布了一系列公告,其中两大动作引人注目。一是调整2023年末发布的定增募资预案,将募资总额和偿还银行债务金额减半;二是终止使用募集资金收购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徐闻新好农牧有限公司少数股权,减少支出15亿元。这些举措表明,新希望的现金流紧张情况得到缓解,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有望分享新一轮增长红利。
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新希望遭遇了史上最漫长的猪周期下行阶段,连续三年亏损总计123.6亿元。2024年一季度负债率上升至74.03%。为应对这一周期考验,新希望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减持华创云信股权、转让兴源环境持股的表决权,并将食品板块核心资产剥离给新希望投资集团,聚焦饲料和养殖主业。这些举措不仅减轻了公司的负担,也为新希望六和食品、新希望味业、鲜生活冷链等业务未来独立上市提供了可能性。
《新财富》杂志8月刊发的文章《新希望系变阵穿越逆风局》深入剖析了新希望系如何通过多元化布局来抵御主业周期波动的影响。刘永好掌舵的新希望系企业利用饲料业务创造的稳定现金流,不断孵化新业务。经过40年的发展,新希望系企业在食品与现代农业、乳业与快消品、房产与基建、化工与资源等多个板块拥有超过600家企业,年营收超过2800亿元。孵化成熟的资产中,新乳业、新希望服务、华融化学等已相继上市,六和集团、四川燃气等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证券化并释放利润。此外,新希望系还通过收购科伦药业、兴源环境、华创云信、飞马国际等公司的股权,获得了财务投资收益与分红。
面对农产品供需周期波动的风险,新希望作为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能否凭借其过往的多元化布局和猪周期见底的机会走出逆境,将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