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二季度以来,猪肉价格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与牛肉价格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6月份,猪肉批发价达到24.25元/kg的高位,较年初上涨超过30%。猪肉价格的回暖不仅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也让上游养殖企业迎来了业绩的回暖。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自3月份以来,猪肉批发价一路攀升,从20.18元/kg涨至7月份的24.79元/kg。进入暑期后,猪肉价格继续上涨,截至8月8日,批发价已达到26.21元/kg。这一价格较1月份的20.07元/kg上涨了超过30%。在各大批发市场,包括白条猪、五花肉在内的猪肉相关产品的价格也呈现上扬趋势。
猪肉市场的回暖带动了多家生猪养殖企业的业绩好转。通过对11家相关企业的上半年业绩分析发现,6成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剩余企业也大幅减亏。其中,部分企业去年上半年亏损数十亿,今年同期则预计盈利12.5-15亿元。
生猪产能持续去化,市场供应量减少是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今年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降至4067万头,相比去年12月的高点下降了7.4%。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的减少进一步推动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生猪养殖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在扩大,这得益于养殖成本的下降。原料成本是养殖企业的重要支出之一,而豆粕等原料价格的低位运行使得企业的盈利空间得以扩大。以豆粕为例,今年上半年的期货价格相比去年明显下降,养殖成本的下降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随着消费旺季的来临,市场普遍对猪肉价格持乐观态度。预计猪肉价格上行状态有望延续,整体行业景气度将持续,但具体上涨周期的持续时间仍需观察。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