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的成本管理是确保养殖效益的关键。在养猪成本中,饲料费用占据了约70%的比例,因此,如何通过营养手段优化饲料配比,提高饲料转化率,成为养猪生产的核心任务。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 1. 应用"理想氨基酸模式"
  当豆粕等蛋白质原料的价格相对玉米上涨时,养猪户会更加关注饲料成本。通过最佳氨基酸平衡来最大化蛋白质效率是减少蛋白质原料使用的关键。"理想氨基酸模式"能够帮助确定日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确保氨基酸供给与猪的需求精确匹配,减少浪费并降低配方成本。
  ### 2. 采用回肠标准氨基酸消化率
  准确评估饲料氨基酸含量、畜禽氨基酸需求量和氨基酸利用率是设计科学饲料配方的基础。回肠标准氨基酸消化率考虑了回肠氨基酸真消化率值和特定内源氨基酸损失,且在日粮中具有可加性,因此更适合作为饲料配方的依据。通过使用回肠标准氨基酸消化率,可以更精确地满足猪对各种氨基酸的需求。
  ### 3. 利用净能体系
  净能(NE)评价体系是评估动物能量需求和饲料能量价值的最佳方法。相比于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净能体系考虑了能量利用过程中的全部损失,使得能量评估更为准确。利用净能体系可以提高饲料配方的精确度,保持能量值的相对稳定,从而提升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 4. 使用酶制剂
  酶制剂能够通过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例如,植酸酶可以分解植酸,释放结合磷供猪利用;纤维降解酶可以提高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淀粉和蛋白降解酶则可以促进消化吸收,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 5. 提高非常规原料的使用比例
  - **小麦代替部分玉米**:当玉米价格高涨时,使用小麦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通过添加特定酶制剂,如β-葡聚糖酶,可以解决小麦非淀粉性多糖对消化的影响。
  - **杂粕替代部分豆粕**:例如,棉籽粕和菜籽粕的价格通常低于豆粕。通过合理配比并添加必要的氨基酸,可以提高这些杂粕的使用比例,从而控制饲料成本。
  通过上述方法,养猪企业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重要的是要具备技术储备,能够灵活调整配方,以应对原料价格的波动。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