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政府近期宣布了一项历史性的协议,该协议将对养殖牲畜的农户征收温室气体排放税,以此推动丹麦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如果该计划顺利推进,丹麦将成为全球首个对牲畜养殖户征收碳排放税的国家。
根据协议内容,丹麦计划自2030年起,对养殖牛、羊和猪等牲畜的农户征收碳排放税。尽管人们通常将注意力集中在二氧化碳上,但牲畜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牲畜的消化过程。此外,化肥的生产、运输和使用也会导致一氧化二氮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丹麦政府计划,自2030年起,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征税,税率设定为300丹麦克朗(约312元人民币)。到2035年,税率将上调至750丹麦克朗(约781元人民币)。不过,在适用60%所得税免除政策后,实际税率将为120丹麦克朗(约125元人民币)到300丹麦克朗(约312元人民币)。
据丹麦环保业智库孔西托研究所的数据,平均每头奶牛每年排放约5.6吨二氧化碳。按照实际税率计算,养殖户每年需为每头奶牛缴纳672丹麦克朗(约700元人民币)。征税所得将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的绿色转型,并在之后进行评估。此外,计划还包括投资400亿丹麦克朗(约416亿元人民币)用于植树造林,以帮助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
丹麦是北欧农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农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拥有约2.8万平方公里的耕地面积和4.2万个农场。丹麦在猪肉、奶酪和黄油出口方面居于世界前列。然而,这也使得农业生产成为丹麦最大的碳排放源。丹麦政府委托的一个咨询小组表示,若不采取干预措施,到2030年,农业碳排放量将占总排放量的46%。
丹麦负责应对气候变化的部长拉尔斯·阿加德表示:“这种情况不能继续下去,农业必须作出贡献,成为绿色未来的一部分。”预计在征收碳排放税的第一年,即2030年,丹麦将减少18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丹麦税务部长杰普·布鲁斯表示,目标是在2030年将丹麦的碳排放量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减少70%,并在2045年实现气候中和。
然而,对于丹麦政府的这项计划,各界反应不一。虽然有人认为这一举措应该在欧洲乃至更大范围内推广,但也面临不小的阻力。欧盟委员会正在研究如何在欧盟范围内建立一个涉及农业生产排放的交易体系,包括考虑要求农民和土地所有者直接为温室气体排放付费。但今年已有多个欧洲国家的农民团体发起了抗议活动,要求改善农产品市场环境并获得更多支持。在丹麦国内,一些未参与谈判的农民组织认为该征税方案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欧洲大型乳制品企业Arla Foods的首席执行官彼得·图博格认为,这项征税方案是积极的,但真正努力减少排放的农民不应被征税。值得一提的是,新西兰也曾计划自2025年起对农民征收碳排放税,但因当地农民抗议以及政府换届而被叫停。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