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思路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我国正处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了加速智慧农业的发展,必须适应新的发展阶段,遵循新的发展理念,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聚焦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以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智慧农业的发展应集中于农业“新基建”、智慧种养、智慧供应链、农业智能信息服务以及智慧农业相关技术的产业化等方面。总体发展思路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建设。### 2025年发展路线与目标为实现农业数字化转型,将实施农业大数据融汇治理、大数据认知分析、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农业大数据标准规范,建立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为数据挖掘提供支撑。同时,研制高端植保无人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自动化装备,推动农机装备自主创新。加强农业AI、农业虚拟现实(VR)等技术的基础研发,发展人机协同与农业智能系统、农业人机混合智能交互与虚拟技术;研究基于农业增强现实(AR)/VR的表型信息解析技术,利用VR技术设计动植物理想表型结构,为突破农业知识模型提供基础。到2025年,农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融合。预计大田、设施、畜禽、水产生产的数字化水平分别达到25%、45%、50%、30%,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率超过40%,实现质量安全追溯的农产品占比超过25%,农业数字经济占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15%,行政村电子商务站点覆盖率不低于85%。
  ### 2035年发展路线与目标在高品质、高精度、高可靠、低功耗农业环境信息感知,农产品品质信息感知,高端动植物生命信息感知,农机装备专用传感器等技术方向实施攻关,基本实现农业传感器与高端芯片的自主可控,缓解智慧农业高通量信息获取难题。实施农业机器人科技创新,发展承担高劳动强度、适应性强、性价比高、可智能决策的新一代农业机器人,提升嫁接机器人、除草机器人、授粉机器人、打药机器人、设施温室电动作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示范和推广智慧(无人化或少人化作业)农场集成技术。到2035年,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网络化基本实现,智慧农业取得标志性进展,我国进入世界农业强国前列。智慧农业的“新基建”、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农业主要环节的数字化全面转向农业全产业链、全环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批量建成少人化或无人化的智慧农(牧、渔)场,基本建成“软件定义、数据驱动、装备支撑、产业融合”的智慧农业产业体系。具体而言,预计大田、设施、畜禽、水产生产数字化水平分别达到50%、70%、75%、75%,农业数字经济占第一产业GDP的比重超过70%。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