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月末,国内生猪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持续上涨后,于7月26日出现调整迹象,全国生猪均价小幅回调至19.17元/公斤,较前一日下降0.08元。尽管出现了短期下跌,但从整体趋势来看,猪价自本月以来已累计上涨6.83%,达到了19.25元/公斤的近两年高点。然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次下跌可能难以持续。
  当前,生猪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市场情绪对价格波动影响显著。从供应端来看,由于产能去化支撑,本月生猪供应相对紧张。特别是去年9月至今年2月期间,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导致本月适重标猪供应处于“空档期”。养殖端的出栏计划减少,加之集团猪企和散户标猪及中大猪存栏量较低,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的局面。
  近期,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下降,养殖成本有所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养殖户的压栏增重积极性,减少了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同时,月末阶段,集团猪企的出栏节奏有所放缓,供应格局相对偏紧。
  从需求端来看,二次育肥活动虽有增加但影响有限,消费市场仍然表现疲软。当前正值季节性消费淡季,高温潮湿天气以及学生放假等因素导致居民家庭和堂食需求减弱,加之近期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户外工作减少,进一步抑制了消费意愿。主流样本屠宰企业的开工率维持在23.6%左右,加工亏损仍在53元左右。
  综合分析,生猪市场供应减少与需求低迷的双重作用下,养殖端的出栏情绪成为影响猪价走势的关键因素。根据基层反馈,北方地区养殖户受天气和情绪影响,认卖心态减弱,出栏节奏放缓,猪价有望止跌反弹。截至7月27日,外三元生猪价格出栏均价为19.18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01元,市场呈现高位震荡的态势。短期内,猪价或将继续维持这种窄幅波动的格局。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