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腹泻是养猪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据统计,断奶后仔猪腹泻率高达20%~30%,病死率在10%~15%,不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可能留下发育不良的僵猪,对养猪业的发展构成重大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
### 断奶仔猪腹泻的成因分析
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断奶应激、消化系统未完全成熟、环境变化、饲养管理不当等。断奶后,仔猪离开母猪,不再依赖母乳,环境的突然变化导致仔猪产生焦虑,食欲下降,而饥饿后过量进食又加重了胃肠负担,引发消化机能紊乱,从而导致腹泻。此外,小肠后段和大肠内的未消化食糜为细菌繁殖提供了环境,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肠壁细胞,导致体液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腹泻症状。
### 防控策略与实践建议
为有效控制断奶仔猪腹泻,应遵循"三不变三渐变"的原则,即在断奶初期保持原圈管理、原料喂养、原定制度不变,逐渐改变饲料配比、生活环境和饲养制度。早期补料,锻炼仔猪采食能力,促进消化系统发育;逐步断乳,让仔猪逐渐适应;移母留仔,保持仔猪在原圈3-7天,减少环境应激。
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卫生条件是防控腹泻的关键。早期断乳仔猪对环境温度敏感,需保持在25℃-27℃,湿度控制在60%~70%,同时定期清扫猪舍,消毒处理,避免仔猪摄入不洁食物和水源。
合理的喂养和疫苗接种同样重要。断奶后初期应限制喂食量,实行少喂多餐,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断奶前三天至一周内,对猪群进行猪瘟弱毒疫苗接种,以防止疾病侵袭。
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率,促进仔猪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