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病是猪场的一大威胁,许多养猪户对此疾病深感忧虑,积极寻求防控方法。相较于控制,预警更为关键,因为它能让养猪户提前评估猪场蓝耳病的爆发情况,从而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首先,如果母猪流产率超过8%,这可能是蓝耳病的早期迹象。中国农业大学的杨汉春教授指出,猪场在蓝耳病爆发前,生产成绩会出现明显变化,特别是母猪流产率和仔猪存活率的降低。如果14天内出现以下两个临床指标,就可能是蓝耳病疑似病例:1、母猪流产或早产超过8%;2、死产占产仔数的20%;3、一周内仔猪死亡率超过25%。
其次,华南农业大学的邓衔柏教授指出,猪场爆发蓝耳病前,妊娠母猪可能出现早产、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和弱仔增多,母猪体温升高,返情比例增加。仔猪可能出现耳、尾、腹、外阴发紫,眼睑肿胀,死亡率高,呼吸道症状明显。这些症状出现时,需要对病猪进行进一步的解剖检查。
第三,农业部种猪(广州)测定中心主任樊福好强调,当猪群中30%以上的猪携带蓝耳病病毒,猪场很可能即将爆发蓝耳病。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环境无法自行净化,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平衡被破坏,疾病很容易在群体中蔓延。
最后,华南农业大学的张桂红教授表示,副猪嗜血杆菌的大范围爆发可能是蓝耳病的预警信号。如果猪场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应确定这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感染,因为蓝耳病爆发时,猪群常会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