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的生猪养殖行业出现了显著的效益提升。多家上市猪企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受益于“生猪价格回暖”和“第二季度盈利”,企业普遍实现了“同比减亏”。上半年,生猪期货和现货价格均上涨超过27%,最高达到20元/公斤。截至7月10日,自繁自养一头猪的平均盈利为464元,接近6月11日创下的500元的高点。行业专家预测,下半年在供应压力减轻和猪肉消费旺季的推动下,猪价仍有温和上涨的可能。然而,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的提升,产能总体稳定,养殖盈利空间和时间将逐渐收窄,未来行业或将进入微利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运用期货等金融工具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成为养殖企业面临的新挑战。一些猪企如牧原股份已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净利润预计7至9亿元,同比增长超125%。神农集团、ST天邦、唐人神、新希望、京基智农、巨星农牧、大北农和新五丰等企业也报告了不同程度的盈利改善或亏损减少,其中多数企业提到盈利改善主要归因于成本控制和猪价上涨。国联期货的于子宸分析,猪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是供给端的变化,包括产能的去化和养殖端出栏节奏的调整。同时,行业共识认为,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提升,未来猪价波动将趋于缓和,养猪业将进入微利时代。企业正通过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来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一些规模猪企也开始利用期货和期权工具来规避风险。大商所的生猪期货自2021年上市以来,已为许多养殖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的途径,而即将推出的生猪期权将进一步丰富风险管理工具,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选择,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总体来看,中国生猪养殖业在经历盈利改善的同时,也在积极应对行业变革,探索更高效、更稳健的发展模式。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